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萬志榮

       由於睡眠型癲癇發作在睡眠期,腦電圖很難捕捉到異常放電,必要時可通過24小時腦電圖全天性監測異常放電,這樣才能準確檢測異常放電,輔助睡眠型癲癇的診斷。
  發作時腦電圖約30%病例見額區為主的發作期異常放電,約半數病例僅表現為前頭部節律性慢波,10%的病例發作期腦電圖顯示瀰漫性背景活動變平。白天清醒期腦電圖僅11.8%出現癇樣放電。PSG監測證實,本病發作發生於慢波睡眠期(NREM第2~4期),清醒期可有少量發作。半數以上的患兒日間有神經精神異常表現,包括晨起喚醒困難、疲乏和日間過度嗜睡等。
  研究表明,大約25%~30%的癲癇發作主要出現於睡眠期。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覺醒期全身性強直陣攣癲癇、癲癇伴慢波睡眠期持續棘波等。
  有學者認睡眠型癲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澳大利亞一個大家系的研究發現位於20q13.2~13.3的CHRNA4基因突變與本病有關。相關報告的治療藥物包括卡馬西平、氯硝西泮或拉莫三嗪等。多數呈現顯著療效,表現為發作明顯減少甚至完全終止,日間清醒期的不適主訴減少或消失。但最終的治療方法還是要臨床醫師根據實際病情來定。
  睡眠相關性癲癇一旦確診,一般需進行正規抗癲癇治療,否則反覆發作有可能影響神經精神功能。而其他睡眠障礙,如夜驚、夢魘等,則一般勿需特殊治療,大多具有自限性特徵。有些睡眠障礙如發作性睡病、OSAS,雖需要給予藥物或器械干預,預後也大多良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