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舒寬勇

  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症時稱為盆腔炎。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兩類。引起盆腔炎的病原體可以是單純需氧菌、單純厭氧菌或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可伴有或不伴有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常見的病原體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厭氧菌、淋病奈瑟菌、衣原體、支原體以及結核桿菌等。
   【病因】
  引起盆腔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生產後或流產後感染。
  (2)月經期不注意衛生,使用不潔的月經墊、月經期性交等。
  (3)感染了性傳播疾病,不潔性生活史,早婚、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等因素都可以導致病原體入侵,引起盆腔炎。
  (4)子宮鄰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如闌尾炎、腹膜炎等。
  (5)子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如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等。
  (6)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
  (7)子宮腔內安放節育器(避孕環)。
   【感染途徑】
  盆腔炎通過以下途徑感染:
  (1)通過淋巴系統蔓延:細菌通過外陰、陰道、宮頸以及子宮體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結締組織和內生殖器官的其他部位,這是產褥期(月子裡)和放置宮內節育器(避孕環)後感染的主要途徑。
  (2)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病原體侵入外陰、陰道後,沿粘膜面經宮頸、子宮內膜、輸卵管粘膜至卵巢及腹膜。

  (3)經血液迴圈傳播:病原體侵入人體的其他系統,再經過血液迴圈感染生殖器,這是結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徑。
  (4)直接蔓延:腹腔其他器官感染後,直接蔓延到內生殖器,如闌尾炎可以引起右側輸卵管炎。
   【盆腔炎的危害】
  急性盆腔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子宮肌炎、急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盆腔腹膜炎、敗血症及膿毒血癥。若治療不徹底,可使炎症轉變為慢性,慢性盆腔炎比較頑固,要徹底治癒就比較困難。
  慢性盆腔炎可以引起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炎、輸卵管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慢性盆腔炎常是急性盆腔炎沒有徹底治療或因患者體質較差,病程時間長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的炎症可以瀰漫整個盆腔,因此,炎症病灶與周圍組織粘連,形成纖維條索,造成區域性組織血液迴圈障礙、營養不良。單純用抗生素藥物不容易到達炎症病灶,以致不易消除病菌,所以,要徹底治癒慢性盆腔炎就比較困難。
  【臨床表現】
  (1)急性盆腔炎:因炎症輕重和炎症範圍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發病時患者感到下腹痛伴發熱,如果病情嚴重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慾不振。月經期發病可出現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非月經期發病有白帶增多。如果有腹膜炎,則出現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如果有膿腫形成,則會出現下腹部包塊及區域性壓迫刺激症狀。膿腫或炎症包塊位於子宮的前方可以出現膀胱刺激症狀,如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等;膿腫或炎症包塊位於子宮後方可以引起直腸症狀,如腹瀉並有裡急後重敢或排便困難。

  患者呈急性病容、體溫升高、心跳加快、腹脹,下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婦科檢查:陰道充血,並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陰道穹窿部有明顯觸痛、宮頸充血水腫、宮頸舉痛,子宮體稍大有壓痛、反跳痛,活動受限,子宮兩側壓痛明顯,可觸及增粗的輸卵管或炎性包塊,而且有明顯壓痛。
  (2)慢性盆腔炎形成的瘢痕粘連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和腰骶部痠痛,特別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慢性盆腔炎引起輸卵管粘連阻塞可導致不孕或異位妊娠。盆腔淤血可導致月經量增多;卵巢功能損傷時可導致月經失調;子宮內膜炎常有月經不規則;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可導致膿血性分泌物。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乏力、神經衰弱症狀如精神不振、失眠、周身不適等,當患者抵抗力差時,容易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婦科檢查:有子宮增大、壓痛,在子宮一側或兩側能觸到條索狀增粗的輸卵管,並有輕度壓痛;在盆腔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的組織,有壓痛;子宮骶韌帶常增粗、變硬、有觸痛。
  (3)結核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很不一致,不少患者可以沒有症狀,有的患者症狀較重。常見的臨床表現有:

  ①不孕:在原發性不孕患者中生殖器結核常為主要原因之一。

  ②月經失調:可有月經過多、月經稀少或閉經。

  ③下腹墜痛。

  ④全身症狀:下腹墜脹、發熱、盜汗、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

  ⑤體徵及婦科檢查:較嚴重患者若有腹膜結核,檢查時腹部有柔韌感或腹水徵。如果結核形成包裹性積液時,可觸及囊性腫塊,邊界不清,不活動。子宮一般發育較差,活動差,子宮兩側可觸及大小不等及形狀不規則的腫塊,質硬,表面不平,呈結節或乳頭狀突起。
   【診斷和鑑別診斷】
  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徵可作出初步診斷。由於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無特殊性,臨床診斷準確性不高,需做必要的輔助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B超、宮頸管分泌物及陰道後穹窿穿刺液等檢查。
  在作出盆腔炎的診斷後,需進一步明確病原體,對宮頸管分泌物及陰道後穹窿穿刺液塗片做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有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於臨床症狀不典型,需要與盆腔靜脈淤血癥、子宮內膜異位症鑑別;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膿腫時,需要與卵巢囊腫鑑別。當診斷困難時,應做腹腔鏡檢查。
  結核性盆腔炎患者多數無明顯症狀,陽性體徵不多,易被忽略。如果患者有原發性不孕、月經稀少或閉經,並伴有低熱、盜汗或腹水,既往有結核病接觸史,或本人曾患有肺結核、胸膜炎、腸結核時,均應考慮有生殖器結核的可能。子宮內膜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內膜結核最可靠的依據,由於經前子宮內膜較厚,若有結核菌,此時陽性率高,故應選擇在經前1周或月經來潮6小時內做刮宮術。胸部X線攝片可發現原發病灶,盆腔X線攝片可發現孤立鈣化點,提示曾有盆腔淋巴結結核病灶。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造影劑進入子宮一側或兩側靜脈叢,就應考慮子宮內膜結核的可能。腹腔鏡檢查可見子宮、輸卵管漿膜有粟粒結節,結核菌培養可明確病原菌。
   【治療】
  1、急性盆腔炎的處理原則是:
  (1)對急性盆腔炎患者,應積極徹底的治療,以防止炎症轉變成慢性盆腔炎。即使體溫已恢復正常,症狀已消失,仍需要繼續應用抗生素數日,以免遺留後患。治療是否徹底可以根據紅細胞沉降率恢復正常與否作為重要指標之一。如果自覺症狀消失,體溫也正常,但血沉率仍高者,表示炎症還沒有完全被控制,仍需要繼續治療。
  (2)針對病原體進行治療。盆腔炎多為混合感染,如細菌培養陽性,可根據藥物敏感試驗而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抗生素的選用應根據藥物敏感試驗來選擇,但在化驗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應根據病史,臨床症狀的特點推測是哪種病原體,並參考發病後用過哪些抗生素來選擇用藥。由於急性盆腔炎的病原體大多為需氧菌、厭氧菌以及衣原體混合感染,因此,在抗生素的選擇上多采用聯合用藥,常用的藥物有:
  ①青黴素類:此類藥物對革蘭染色陽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強,對革蘭染色陰性桿菌有抗菌作用,但容易產生耐藥性。
  ②頭孢菌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對革蘭染色陽性球菌作用強,雖對革蘭染色陰性桿菌有抗菌作用,但對革蘭染色陰性菌的內醯胺酶的抵抗力較弱,容易耐藥。第二代頭孢菌素,抗酶效能強,抗菌譜廣,對革蘭染色陰性菌的作用增強。第三代頭孢菌素的抗菌譜及抗酶效能優於第二代頭孢菌素,對革蘭染色陰性菌的作用較第二代更強。
  ③氨基糖甙類:抗菌譜為革蘭染色陰性桿菌。
  ④大環內酯類:敏感細菌主要是革蘭染色陽性球菌及支原體、衣原體。
  ⑤四環素類:主要用於衣原體、支原體及立克次體的感染。
  ⑥硝咪唑類:主要用於厭氧菌感染。
  ⑦其他藥物:如克林黴素、林可黴素等。
  ⑧結核性盆腔炎患者可選用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及比嗪醯胺等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
  (3)對有炎症包塊的患者,如用抗生素效果不顯著,應考慮手術治療。在流產、足月產、宮腔內操作後或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的急性盆腔炎症,一般以大劑量的敏感抗生素治療為主,少數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有以下情況的盆腔炎應及時手術:
  ①藥物治療無效:盆腔膿腫形成經藥物治療48~72小時,體溫持續不降,患者中毒症狀加重或包塊增大者,應及時手術。
  ②輸卵管積膿或輸卵管卵巢囊腫:經藥物治療病情有好轉,繼續控制炎症數日,腫塊仍沒有消失,但是炎症已經侷限,應做手術切除,以免日後再次急性發作仍然需要做手術。
  ③膿腫破裂:突然腹痛加劇,寒戰、高熱、噁心、嘔吐、腹脹,檢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現,都應懷疑是否膿腫破裂,必須立即剖腹探查。
  2、控制慢性盆腔炎的反覆發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1)鍛鍊身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2)中藥活血化瘀:可以到中醫就診,請中醫辯證施治,服用中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加快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治癒。
  (3)物理療法:通過物理治療的方法,促進盆腔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組織營養狀況,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徹底消除。
  (4)藥物治療:應用抗炎藥物的同時,可採用α-糜蛋白酶或透明質酸酶,以利粘連分解和炎症的吸收。
  (5)手術治療:有炎症包塊,如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可以手術治療,手術以徹底治癒為原則,避免遺留病灶再次復發。
  【預防】
  1、預防急慢性盆腔炎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月經期、孕期及產褥期的衛生。所用的衛生墊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每天都要清洗外陰,保持外陰的清潔衛生;用水的盆子應專人專用。
  (2)患急性盆腔炎症後,應及時治療,徹底治癒,防止急性盆腔炎轉變成慢性盆腔炎。
  (3)注意性生活衛生,減少性傳播疾病,月經期禁止性交。
  (4)注意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產。做人工流產手術應到正規的醫院去做。
  2、預防結核性盆腔炎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做好卡介苗的預防接種,積極防止肺結核、淋巴結核及腸結核等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