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稱:大蒜“其氣薰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溼,辟邪惡,消痛腫,化症積肉食此其功也。”大蒜又名葫,為百合科植物的根莖,其性溫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對於細菌性、真菌性與原蟲性感染有明顯的治療與預防價值。

  1、想預防癌症的人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廣譜的抗菌效果,它能夠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生長,對癌細胞具有極強的殺傷力。

  ps:獨頭蒜實際上是植株營養不足、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多瓣的大蒜鱗莖。其辛辣味獨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防癌作用要高於普通分瓣蒜。

  2、想健腦的人

  大蒜中的成分和人體內的維生素B1結合能產生"蒜胺",這種蒜胺能促進和發揮維生素B1的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為大腦細胞提供足夠的能量,使思維敏捷。另外,大蒜還可以抗衰老,促進毛髮增長哦。

  3、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大蒜有一個外號是"血管清道夫",它能夠降低血脂和血液的黏稠度,減少心臟病、腦血栓等疾病的發作危害。

  大蒜這麼好,要怎麼吃呢?  

  1、生吃—殺菌效果好

  家裡用蒜拌冷盤、吃餃子時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調的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或者在炒菜時,起鍋前再放入蒜末或者蒜片,既增加菜餚美味,又不損失大蒜的營養成分。這是因為蒜在加熱過程中,其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機硫化物含量會逐漸下降,溫度越高下降越快,所以熟吃大蒜並不能很好地起到殺菌效果。

  ps: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顯。

  2、搗碎吃—保健效果好

  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質,碾碎後它們會互相接觸,從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搗碎成泥吃,並且要先放10-15分鐘後再吃,這樣有利於大蒜素的生成。

  3、肉和蒜—搭配更營養

  瘦肉中的維生素B1不穩定,易隨尿液排出體外。而蒜中的蒜素能和維生素B1結合生成穩定的蒜硫胺素,提高維B1的含量,同時也延長維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提高其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利用率。所以,吃肉時適量吃一點大蒜,有助營養吸收。

  蒜雖小,多吃無益

  有諺語說:蒜有百利,唯有一害,傷目。大蒜吃多了會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大量食用還會對眼睛有刺激作用,嚴重者有可能會引起眼瞼炎、眼結膜炎。所以,凡事講究一個“度”。科學家認為,每天吃一瓣生蒜是比較合適的,若是熟蒜吃個兩三瓣也就夠了。

  ps:吃大蒜後的口氣難聞,當然可以嚼口香糖,也可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可有效緩解。

  最後,營養師要告訴友們的是雖然含有多種植物活性物質並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健作用,但僅僅靠一種食物來達到控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不可能,平時依然要按醫囑服用藥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