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治醫師 高蕾

  困擾兒童面板健康首位的疾病就是“特應性皮炎”,該病佔到兒童面板科門診就診人數的三分之一,已經成為需要寶寶爸媽和醫生共同關注的兒童面板健康問題!對於“特應性皮炎”這個名字可能感到陌生,但提到“溼疹”一定相當熟悉。實際上,特應性皮炎就是一種特殊的“溼疹”。許多嬰幼兒時期的溼疹本質是特應性皮炎的嬰兒期!

  溼疹的概念比較寬泛,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面板病,伴明顯瘙癢、易復發。“特應性皮炎”也叫遺傳過敏性溼疹,是一種與遺傳過敏素質有關的慢性炎症性面板病,表現為瘙癢、皮損多種形態並伴有滲出傾向,它與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是三兄弟,稱為“特應性進行曲”。通常先患有特應性皮炎,隨著年齡的增長容易出現變應性鼻炎及哮喘。該病瘙癢劇烈,常反覆發作,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

  “溼疹”只是目前無法明確病因的皮炎的暫時診斷,許多有溼疹樣表現的疾病,病因查清或有特定的表現,而逐步從“溼疹”區別出去,成為獨立的疾病。而“特應性皮炎”即是特指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和體質的溼疹。特應性皮炎除了可出現溼疹的表現之外,患兒常有全身面板乾燥、瘙癢劇烈,且發病部位在不同年齡有特殊性,甚至還伴有其它過敏性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對異種蛋白過敏,實驗室檢查可出現血清IgE水平升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等。

  在面板科門診我們常碰到有些家長覺得很困惑:我們父母都沒有得過這個病,怎麼可能遺傳給孩子呢?特應性皮炎的病因非常複雜,至今仍未完全明確。現有研究顯示本病涉及遺傳、免疫異常和環境等多種因素。遺傳是該病的內在因素,環境因素則為促進發病的外在因素,兩者相互作用,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內在因素――基因

  實際上特應性皮炎是一個多基因遺傳的疾病,並不是由某個特定的基因決定的,有時候患兒家長沒有,但是家族中有人得過,或者某些基因裡面有缺陷,只是沒顯現出來而已。早在1916年Cooke和VandeMeer兩位教授就發現了父母一方有特應性皮炎,其子女出生後3個月內發病率可達25%以上,2歲內發病率可達50%以上,如果父母雙方均有特應性疾病史,其子女發病率可高達79%。可見基因在該病的發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那麼是哪種基因出現了問題,導致了疾病的發生呢?我們人體的面板像是一堵牆,起到抵禦外界環境刺激,保護機體內環境穩定的面板屏障功能。這一功能的完好依賴於以人類染色體1q21上的絲聚合蛋白(Filaggrin,FLG)為基礎的角蛋白細胞骨架(“磚塊”)、細胞內脂類(“灰漿”)和表皮朊酶類結構和功能的正常。而特應性皮炎患兒卻存在FLG基因功能缺失,導致面板屏障“磚-牆”結構發生改變,保溼保水能力下降,不能抵禦外界環境刺激物及微生物的入侵,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外在因素――環境

  有家長問,以前沒覺的有這麼多孩子患這種病,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高的發病率呢?

  前面我們提到特應性皮炎的發病除了基因問題,還有我們的環境因素。近三、四十年,全球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促進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某些環境和食物中的物質如花粉、塵蟎、牛奶、雞蛋、腰果、花生及海鮮等,對特應性皮炎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共存物質和美食,而是可怕的變應原,它們可能會使機體產生變態反應,誘發加重疾病。

  此外,我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注意到勤洗手和洗澡,以消除環境中的病菌,避免感染疾病,卻忽視了面板的保護措施(如潤膚),使面板處於過度清洗狀態,加劇了面板乾燥,破壞了屏障功能,誘導了疾病發生。

  特應性皮炎具體有哪些表現呢?特應性皮炎根據年齡、發病部位和皮損形態改變分為三個臨床階段,即: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與成人期。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略有不同,也可互相重疊。瞭解特應性皮炎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有助於家長更好地理解本病的特點。

  特應特應性皮炎根據年齡、發病部位和皮損形態改變分為三個臨床階段,即: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與成人期。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略有不同,也可互相重疊。

  嬰兒期(出生~2歲)

  約60%患兒在1歲以內發病,大多數所謂的嬰兒溼疹(“奶癬”)實際上就是嬰兒期的特應性皮炎。皮疹主要以面部為主,如頭皮、額、頸、腕及四肢伸側等常受累,表現為瘙癢性紅斑、紅斑基礎上可見丘疹、糜爛、滲出和結痂等,皮損可迅速擴充套件至其他部位(如頭皮、額、頸、腕及四肢伸側等)。患兒因瘙癢常煩躁伴哭鬧不安,可影響睡眠。病情時重時輕,某些食品或環境等因素可使病情加劇,也可出現繼發感染。一般在2歲以內逐漸好轉、痊癒,部分患者病情遷延並發展為兒童期特應性皮炎。

  兒童期(2~12歲)

  多在嬰兒期特應性皮炎緩解1~2年後發生並逐漸加重,少數自嬰兒期延續發生。皮損多發生在四肢屈側,雙肘窩、N窩受累最常見,俗稱“四窩風”。其次為眼瞼、面部和頸前。皮損顏色變暗,滲出較嬰兒期減少,常伴抓痕等繼發皮損,久之肥厚。此期面板非常乾燥,全身瘙癢很劇烈,形成“瘙癢→搔抓→瘙癢”的惡性迴圈。

  青少年與成人期(12歲以上)

  指12歲以上青少年期及成人階段的特應性皮炎,可以從兒童期發展而來,也可直接發生。好發於眼周(眶周黑暈)、頸周、肘窩、N窩、四肢、軀幹,某些患者手掌和腳掌部位明顯(掌紋徵)。皮損常表現為侷限性肥厚性皮損,有時可呈急性、亞急性溼疹樣改變。瘙癢劇烈,搔抓出現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等繼發皮損。大多數患者在20歲後病變逐漸減輕,少數嚴重者可持續至老年期。

  此外,特應性皮炎患者可伴有一系列面板特徵性改變,包括幹皮症、耳根裂隙、魚鱗病、掌紋徵、毛周角化症、Dennie-Morgan眶下皺褶、眶周黑暈、白色糠疹及非特異性手足皮炎等特殊體徵,都是特應性皮炎的面板表現。

  治療:糖皮質激素藥膏是控制病情、緩解症狀的主要藥物,應根據年齡和皮損狀態適當使用,同時應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近年來外用免疫調節劑治療也取得較好療效。口服抗組胺藥可不同程度的緩解瘙癢和減少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時需加用抗生素。此外,除了藥物治療,保溼護理也很關鍵,可有效修復面板屏障功能,減輕反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