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壁及周圍有Ig及補體沉著是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狀之一蕁麻疹性血管炎1973年MCDuffie首先報告,其特點是皮疹為風團,持續時間長,伴低補體血癥。炎性介質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因此出現血管炎變化,顯示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的表現。
  本病多見於中年婦女,發病年齡大多在30~40歲之間。起病時,常伴有不規則發熱,有時可達38~39℃。2、面板主要特徵為風團,極像蕁麻疹。但風團皮損持續時間長,往往24~72小時,甚至數天不消失;自覺有癢感或燒灼感;風團觸之有浸潤,有時病損之處可見點狀出血;少數病例有水皰,但無壞死;損害消退後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
  血管壁及周圍有Ig及補體沉著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
  本病由於病因不明,故無有效的預防措施。有報道稱本病是由於過敏反應引起,故發病時應嚴格排查,一旦確定是由過敏原引起,應立即移除過敏原,並避免與過敏原再接觸。同時應適當地鍛鍊,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發現及時就診去醫院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以支援性療法為主:
  1、及早應用皮質類固醇,以預防腎損害等全身合併症。應用皮質類固醇的劑量應根據病情決定,一般相當於強的鬆30~50mg,可以分次口服或緩慢靜脈滴注,待體溫恢復正常、皮損大部分消退後,逐漸減量。由於有時病程可長達數月,因此,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2、可以試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消炎痛、芬必得、諾鬆等。
  3、部分病例用氨苯碸治療有效。
  4、必要時,也可考慮應用地塞米松。用法為5mg靜脈滴注,1次/d,連用3天停4天,或2.5mg口服,12小時1次,每週連用3次。一般抗組胺類藥物無效,但可以對症止癢。
  5、免疫抑制劑可服用環磷醯胺2~3mg/(kg·d)或硫唑嘌呤2~3mg/(kg·d)。
  皮損消退後常遺留有色素沉著,常反覆發作持續數月或數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