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鄭玉巧

  家長在擇校的時候,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好的學校不可能就在你身邊。那麼,要不要寧可上學遠一點,也要讓孩子進我們心目中所謂的好學校呢?很顯然,上學路遠,就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我們花十幾年時間,對孩子從生下來到18歲的睡眠時間作了一個統計。6歲無論中國孩子還是外國孩子,趨勢是一樣的,小的時候睡眠時間長,隨著年齡增長,睡眠逐漸減少。但在中國孩子身上,這條曲線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陡坡:‍‍它出現在孩子6歲的時候。‍‍

  這個陡坡絕對不是生理性的,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就是一般上學以後,孩子的生活完全變了。而且我們發現課業負擔的問題絕對不僅僅來自學校——當學校想著要減負的時候,家長就給學校壓力,學校佈置得少了,家長自己給佈置。如果家長幫孩子擇校,孩子的起床時間更早,於是6歲就出現了一個非生理性的睡眠時間下降。

  我們在上海做了10個區縣的調查,分析不同時間的睡眠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並通過老師來評價孩子各個方面的表現,包括注意力、自覺性、語文、數學、同學關係和總的成績。結果發現,睡眠少於9個小時的孩子,他所有的緯度都明顯差於睡眠充足的孩子。睡眠質量也是這樣——質量和時間是有互動性的,當你的睡眠時間得不到保障,睡眠質量也會下降。

  我們還做了一些性別的比較,男生和女生有不同嗎?在小學階段發現,女生的話,睡眠對學生的影響方面,只有注意力是受影響的,睡眠不足的時候,注意力會下降,但是女生在其它緯度上似乎影響不明顯。男孩子不得了,在他腦發育過程中確實有自身的特點,男生如果睡眠不足的話,各個緯度都出現了對他學業成績的影響——在小學生階段,因為男女在發育過程中,確實有一定的差異性。

  週末補覺有用嗎?

  很多家長說遠一點沒問題,平時少睡,週末補回來。於是我們又研究了週末補覺問題。我們分了三組,第一組是平時和週末睡眠都少於9個小時。第二組週末和平時睡眠都在10個小時以上。第三組是平時睡不夠的,到了週末補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結果三組之間有明顯差異:最好的就是週末和平時都睡得充足的,但第二組出乎我們意料了,平時和週末都小於9個小時的排在第二。最糟糕的是平時睡得少,週末再補的這一組。睡眠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人睡8、9個小時,有的人睡6個小時就夠了。在孩子中間,真正缺覺缺得厲害的是第三組,說明他們平時缺得更厲害,對他的學業成績是最大的影響。

  睡眠不足的影響

  我們也在研究睡眠不足對學習的影響是什麼樣的。我們把孩子跟成人做了一個比較。就像模擬給孩子加壓,讓他每天少睡一點,持續五天。我們看對大學生和對中學生的影響——每天少睡兩個小時以後,大學生自我感受很難受,但是小學生每天給他少睡兩個小時,自我感受度不是很強。

  問題來了,不是感到很犯困,對他的學習記憶有沒有影響?成人儘管特別困,但他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基本上沒有影響他的反應時間。孩子主觀嗜睡程度不是很明顯,但在完成簡單任務的時候,這些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反應時間延長,反應速度慢。而在一些複雜任務的時候,孩子不影響,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發現孩子在缺覺的時候,他自己沒有感覺,但他大腦的很多區域出現了抑制,表現就是粗心,他的皮層功能出現下降。但當他做難題時,他的大腦出現了反應性的代償——他動用更多的腦區,維持警覺性。

  在小學階段,記性好的孩子在前期有很大的優勢。但本身記憶不是特別強的孩子,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比如說有的學校很注重心算的能力,這類孩子就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我曾經碰到一個孩子,他的高階認知功能非常好,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非常強,但短期記憶有問題。結果他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我是一個數學傻瓜”。

  當孩子能力水平跟你的教育環境不匹配的時候,孩子在早期非常容易喪失自信。當一個孩子沒有自信,他對自己的期望值就會下降,就會降低他的努力程度,反正我不行,同時更要命的是這樣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焦慮情緒。當這種焦慮和低努力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孩子會出現真正學業的失敗。

  所以在早期,家長千萬注意要讓孩子建立自信,如果在孩子很多能力還沒有展示的時候,我們把他的自信心壓下去了,這是最要命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