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保健所 副主任醫師 馮冰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富足殷實,家長惟恐下一代輸在起跑線上,在飲食方面不遺餘力地為他們補充營養,致使我們周圍出現越來越多的肥胖兒童。 兒童肥胖不是健康的標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健康是指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兒童肥胖也不是福,可能是禍,即“一胖生百病”,肥胖會帶來很多疾病,威脅健康,甚至造成早亡。肥胖主要的危害是可誘發、併發和加重多種嚴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脂肪肝、骨質疏鬆和性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等等。對於兒童來說:肥胖不僅造成身體上的體態笨重,活動不便;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障礙,肥胖兒童易產生自卑、抑鬱等心態,從而直接影響他在集體活動或遊戲中處於退縮狀態,不好動,相對鍛鍊機會少。因此,幼兒肥胖應該引起我們廣大家長和老師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那麼,衡量兒童標準體重的依據是什麼呢?它就是兒童標準體重公式:即1~12歲兒童:標準體重(千克)=實足年齡*2+8;如果幼兒體重超過10%~20%為超重,超過20%~30%為輕度肥胖肥,超過30%~50%就算是重度肥胖了。

  資料證明,幼兒期最易變胖,幼兒期肥胖不同於成人的肥胖,幼兒期肥胖主要是長脂肪細胞個數,一旦長成,這個數量將終身不變,所以,我們的父母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養得太胖,在注意營養同時還應避免和防止過度肥胖,否則,他將終身肥胖。

  造成幼兒肥胖的原因,一是家長營養科學知識不足和傳統的錯誤觀念。72%的家長認為可以多給孩子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蛋白粉等營養素;46.7%的家長認為孩子愛吃什麼說明體內缺什麼。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給孩子過高的營養壓力,造成營養學上的種種“傷害”。二是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調查發現,肥胖兒家庭的膳食方式不合理,對肉、蛋、魚等喜歡採用煎、炒、炸的方式,清蒸、水煮等採用較少。三是不良的進食行為。幼兒喜食大魚大肉及過甜、過鹹、油炸食物,加之進食過快、過多等因素,從而導致幼兒肥胖。四是個別幼兒教師不當的引導方式。有的幼兒老師總是希望孩子多吃、快長,或者通過表揚吃得快、吃得多的孩子,暗示其他孩子也要如此。在老師良好的動機下,孩子不經意間攝入了大量的熱量。專家認為,幼兒肥胖的預防和干預並不是“節食”,而是要從糾正不良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入手,構建健康的行為方式。

  目前對兒童期單純性肥胖應採取綜合性干預措施,包括飲食控制、行為矯正和運動訓練。

  對兒童肥胖,飲食控制包括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合理選擇食物、減少食物攝入量等。一日三餐中,早餐吃全天食物總量的35%、中餐為45%、晚餐為20%。晚飯後儘早讓孩子刷牙,可以避免晚上過量進食。

  在食物選擇方面應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澱粉類食品,在烹調方法上多用清蒸、涼拌,少用煎、炸等方法。儘量避免讓孩子吃薯條、冰淇淋、乳酪等高熱量食品。對於主食量大的孩子,則應限制主食攝入量,每餐先減少1/3,逐漸減到1/2。換小碗吃飯、細嚼慢嚥、飯前喝湯,都是避免孩子過量進食的方法。幼兒園老師一定要提醒孩子細嚼慢嚥減慢吃飯速度,這樣對控制體重有益處。

  行為矯正需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如偏食,厭食或以進食排解自己的苦悶、孤獨和不滿,不喜歡運動等。

  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增加能量消耗,而且能使肥胖兒童食慾降低。運動時脈搏達到每分鐘150次左右比較合適,這種強度不會使孩子過於疲勞,又能有效地消耗身體脂肪,每天運動40至60分鐘,每週運動5天,才會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一般堅持運動2至3個月,肥胖度就會有所下降。應選擇有全身肌肉參加的有氧運動,包括跑步、游泳、登山、爬樓梯、跳繩、踢毽子等,這樣才能更多地消耗脂肪,達到治療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