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癌細胞是從我們自己的身體裡面長出來的,這點也許是和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有時,的確會造成免疫系統的困惑。手術、放療、化療是國內目前治療癌症的三大主要手段。這些治療方法對於疾病早期,能起到較好的療效,一旦進入後期或發生轉移,會發生先天的、繼發的各種耐藥情況。

  細胞內一些特定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就會發生惡性增殖或者細胞轉移的情況,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進入到腫瘤微環境中影響癌細胞的生長或對藥物的耐受能力。

  所以,如果能夠很好的平衡藥物治療(陰)和自身的免疫應答反應(陽),把這二者的陰陽調節平衡也會提高區域性和全身性癌症的治療效果。手術、放療、化療這三大治療手段,只消除癌病灶,沒有消除病源,且損傷人體正常的組織細胞,嚴重影響患者存活時間和生活質量。

  艾灸治療癌症的依據我國古典醫籍《黃帝內經·靈樞經》上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灸法有獨到之處。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說:“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  

  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灸治療癌症的功效

  1、幫助癌症患者提高免疫力 許多臨床研究中發現,艾灸療法既能作為一種保健療法,也可以作為一種疾病治療方式,對機體紊亂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雙向調節作用,可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平衡。針對放、化療的患者,通過艾灸療法,體內的NK細胞活性增強,免疫作用提高;

  2、減輕放療、化療的副作用 在放化療後,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破壞了正常細胞,從而導致體內白細胞含量降低。艾灸能溫通氣血、通經活絡,有效改善胃腸粘膜上皮細胞的營養及胃腸血液迴圈,通過艾灸,患者體內的血清集落刺激因子增多,活性增強,從而促進骨髓幹細胞分裂增殖,白細胞含量升高;

  3、改善癌症患者的臨床症狀 癌症患者在治療中大多數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虛發熱等臨床症狀,通過艾灸關元、足三裡等穴位,可以改善癌症患者這些不良反應,促進機體抗癌能力。

  艾灸治療癌症病灶部位

  1、大椎穴

  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下凹陷處

  督脈昇陽

  2、中脘穴

  上腹部,胸骨下,肚臍連線線中點

  脾胃

  後天之本

  3、足三裡穴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燥化脾溼

  生髮胃氣

  4、神闕穴

  臍中部,臍中央,屬任脈

  大補元氣

  5、關元穴

  臍下三寸,先天之氣海

  培元固本

  補益下焦

  6、湧泉穴

  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腎經首穴

  艾灸治療的最佳時間

  1、季節

  艾灸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在夏季陽氣最盛時艾灸,補益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冬季。

  2、時間

  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陽氣升發,午時最旺,而後逐漸減退,因此上午時段進行艾灸最佳。癌症患者應根據病情、醫囑,耐心堅持。

  把握艾灸的最佳效果《醫宗金鑑》上說“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火力和時間缺一不可!

  1、癌症患者在用艾灸治療時,一定要注意艾灸量的把握,艾灸量是指艾灸時,對身體陽氣的提升要遠遠大於癌細胞對身體陽氣的消耗;

  2、兩三分鐘的艾灸可以說沒有效果,因為艾灸量是根據艾灸強度和艾灸時間成正比的。以面板紅暈灼熱為佳,但最好不要超過兩小時。艾灸一定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刺激穴位經絡,啟用體內的自愈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

  艾灸的注意事項

  1、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情緒不穩時忌灸;

  2、艾灸前後,喝一杯溫白開水,利於灸後排毒;

  3、艾灸後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4、艾灸後選擇滋陰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蔬菜水果,緩解灸後出現燥熱上火等現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