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誕生以前,每一次的胎動,都是準媽咪與寶寶之間的親情對話,也是準媽咪領會寶寶康健的晴雨表。
胎動隨週數增長而不同
正常情況下,準媽咪懷孕18周開始,就可以輕微地感覺到胎動,且胎動的頻率也較少,每小時不過3-5次。在懷孕30周以後,寶寶的胎動就變得非常活躍。而在36周之後,由於胎兒發育已經完全,在子宮內的活動幅度也減少,胎動也就表現為輕輕地蠕動感。
寶寶胎動的感覺,其實真的很奇妙。當寶寶比較小的時候,準媽咪對寶寶的感覺,就好像只是大腸在蠕動。在懷孕4個月之後,準媽咪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有點像在水中的氣泡碰在身上的感覺,偶爾還會被寶寶輕輕的頂幾下。等寶寶再長大一些的時候,她就會開始與孕媽進行交流了,這個時候開始準媽咪就要學會數胎動了。在胎動的活躍期,每日平均胎動的次數約為200-300次,寶寶的拳打腳踢、轉身、搖頭晃腦等動作,準媽咪就能清晰地感覺到寶寶了。
在進入妊娠晚期(懷孕8個月)以後,胎兒逐漸佔據子宮的空間,其運動明顯的受到限制,但胎兒也不是乖乖的呆著,偶爾還是會發出用力的一擊。當胎兒的頭部一不小心撞在骨盆底的肌肉時,準媽咪會突然覺得被重重一擊。這些胎動感覺,也因每個孕媽的不同狀況而有所不同。
每位孕媽對胎動的感覺不一樣
1、準媽媽腹壁的薄厚。對腹壁厚的準媽咪來說,感覺寶寶的胎動會稍稍遲鈍一些。而腹壁薄的準媽媽到妊娠晚期,寶寶胎動的時候甚至可以從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個小包。
2、羊水多少。羊水是胎寶寶的保護神,羊水隔絕了很多來自外界對寶寶的影響。同樣,它也會影響準媽咪對寶寶胎動的感覺。羊水多的準媽媽,對寶寶胎動的感覺會遲鈍一些。
3、媽媽的敏感度。每個人的感覺靈敏度不同,有些準媽咪對痛感會特別強烈,所以哪怕極其輕微的胎動,也能敏銳地感覺到的。
四種胎動異常需就醫
1、胎動劇烈並伴隨腹痛。孕媽如果發現胎寶寶突然動得很厲害,並伴隨腹痛、陰道出血、子宮收縮、暈眩、休克等症狀,那麼極有可能是胎盤早剝現象。這一現象多發生在懷孕的中期以後,有高血壓的準媽媽容易出現此狀況。
2、急促的胎動後突然停止。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準媽媽甚至能夠明顯感覺到胎寶寶掙扎的狀態,大概維持2-3分鐘或者更久一點之後就停止不動了。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多是因為臍帶過長而出現繞頸或打結而導致的胎兒缺氧現象。
3、胎兒長時間靜止。當胎寶寶開始出現胎動之後,準媽咪就要堅持每天數胎動了。在能夠明顯感知到胎動的孕中後期,如果胎寶寶長於6小時處於靜止狀態,且用拍肚皮、聲音逗弄,胎兒都沒有反應。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因為胎兒受傷了。
4、胎動逐日遞減。準媽咪除了每天要統計胎動的頻率,還要進行胎動記錄。如果出現胎動的頻率每天遞減的現象,那麼極有可能就是羊水過少而造成的胎兒缺氧了。因此,準媽咪就應該到醫院複查B超,瞭解胎兒發育情況及羊水狀態,必要時進行輸液補充。
一般對於第一胎的準媽媽來說,可能感覺會較“遲鈍”些,要到4個半月或者5個月左右才能感受到胎動,而第二胎的媽媽就會在4個月左右較早察覺到。
很多媽媽對於最初的胎動都有一些可愛的甚至是浪漫的描述,如咕嚕滾動了一下、冒泡泡的感覺,還有像蝴蝶的翅膀輕輕扇動等。
過來人把最初的胎動描述成:
1、蝴蝶振翅;
2、金魚戲水;
3、爆米花那樣的一跳一跳;
4、腸子裡有氣,咕嚕咕嚕從這邊跑到那邊;
5、比如輕柔的敲門,“咚咚咚”。
你胎動的感覺是怎樣的?
通常從孕28周左右胎動就比較規律了,媽媽可以選擇在寶寶動得比較多的時間段來數胎動。
一般從懷孕的第30周開始,每天早、中、晚各數1次胎動,每次數1個小時,然後把3個小時的胎動數相加再乘以4,就可以算出12小時的胎動次數。
如果工作比較忙,也可以在每天晚上胎動較頻繁時數1個小時,有3~5次胎動就是正常的。
胎動最多是在晚上8~9點,上午8點到中午胎動一般,下午2~8點胎動則處於最低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