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孵出(AH)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人為的在胚胎的透明帶,即胚胎寶寶的“蛋殼”或“蛹殼”上,開一道“門窗”,有利於胚胎從透明帶內“破殼”而出,就像“化繭成蝶”,促進胚胎植入子宮內膜,從而增加妊娠的機率。
一、每個胚胎寶寶早期都有個漂亮的“蛋殼”——透明帶
1、透明帶是包繞在卵子妹妹和胚胎寶寶外面的一種蛋白結構,為圓球形。無論在體內還是在體外,受精後的胚胎寶寶大概需要經歷5~6天的發育過程,成長為囊胚,這個過程中是在這個安全又舒適的“蛋殼”中進行的,所以這個“蛋殼”也被稱為早期胚胎寶寶的貼心小棉襖。
2、小棉襖分為2層,外層和內層,外層比較厚,但精子易於穿透,內層比較薄,精子反而不易穿透。“蛋殼”作為一種物理屏障,可以保護卵子妹妹和胚胎寶寶免遭外來有害物的侵襲;在受精過程中蛋殼通過受體協助單個精子穿入,同時又防止多個精子進入引起的異常受精(這就是多角戀了);受精後,由於透明帶的存在,保證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的胚胎寶寶結構上的完整性。
二、胚胎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時需要脫出自己的小棉襖——孵出:
但胚胎寶寶發育至一定階段時(囊胚階段),就到了蛻變的時節了——脫掉小棉襖,投入媽媽子宮的懷抱。
正常生理情況下,胚胎寶寶發育到囊胚期,隨著囊胚的擴張,透明帶逐漸被撐薄;而到晚期囊胚期,透明帶已薄到極易被突破的程度,就像鼓脹的氣球般;在多種物理和生化因素作用下,漸漸長大的胚胎寶寶最終突破透明帶,逐漸從蛋殼中完全逸出,這一過程被稱之為孵化。
只有孵出的胚胎才能進入子宮內膜完成著床過程,並繼續發育成胎兒;不能孵出的胚胎則只有一條路——在蛋殼中成為“汪雞蛋”。
三、哪些情況下需要幫助胚胎寶寶輔助孵出:
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胚胎寶寶自己不能完成孵出過程,植入子宮內膜中就會困難,導致種植失敗。
哪些胚胎寶寶需要輔助孵出呢?通常參考的因素包括:透明帶的情況(厚度、形狀、均勻度)、胚胎質量、母體年齡、FSH水平、IVF治療史等。
1、透明帶異常
太厚:小棉襖太厚(大於18 μm)時胚胎寶寶不能自己脫去,應予輔助孵出;
形狀不規則:胚胎形狀不規則,增加了胚胎寶寶孵出的難度(奇奇怪怪的衣服總是要難脫一些),可以輔助孵出;
顏色偏深:透明帶變得不漂亮了,如呈現偏棕色或偏深色,考慮輔助孵出。
2、冷凍過的卵子和胚胎
經過冷凍和解凍之後,透明帶會變硬,就像在雪地裡冰凍的棉襖,很難脫哦。因此,冷凍卵子、胚胎是輔助孵出的常規指徵之一。
3、胚胎質量差
這種胚胎寶寶潛能差,自身孵出的能力大大減弱,需要輔助孵出。
4、母體年齡偏大
隨著母體年齡的增大,其胚胎的透明帶通常會變厚變硬,失去彈性,造成胚胎自然孵化困難。建議母體年齡大於38歲,其胚胎寶寶給予輔助孵出。
5、基礎FSH水平
月經週期的第3天如果基礎FSH過高(大於15mIU/ml),通常提示卵巢的功能狀況較差,卵泡發育環境不良而結構異常或功能較差,輔助孵出會提高這類胚胎寶寶的植入率。
6、既往IVF治療失敗史
對於曾有過失敗的IVF治療失敗史的病人,建議輔助孵出。
四、輔助孵出的常用方法:
機械法、化學法、鐳射法。其中化學法和機械法在臨床應用最早;鐳射法需要特殊的裝置,現在臨床上已經逐漸廣泛使用。
1、機械法
藉助於一根小針,刺穿部分透明帶,反覆磨擦小針,直至透明帶被磨透,最終在透明帶上形成一裂隙。再將胚胎旋轉90度,重複上述操作,最終在透明帶上形成兩條十字交叉的裂隙(胚胎寶寶發育成囊胚後就可以從該裂隙孵出)。
2、化學法
用一根小管,吸取Acid Tyde's溶液/酶溶液,再吐到透明帶上,在透明帶上溶解形成一個直徑約大於20微米的小洞(胚胎寶寶發育成囊胚後就可以從該小洞孵出)。
3、鐳射法
鐳射法是指採用鐳射光束在透明帶上打洞,非常精準,可以在透明帶上形成裂隙、小洞,也可以將透明帶削薄,操作方式可以花樣百出,輔助孵出的效果也大大增加。我們中心大多采用鐳射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