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比我們更好,但我們的行為和語言卻在不斷地否定孩子、挑剔孩子。這是由於在我們的文化和社會環境中瀰漫著否定、批評的氣息,而肯定、欣賞和讚揚已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於是我們很自然地延續著這樣的方式,很習慣地用這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的孩子。這種負面資訊不斷地重複,只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
一、在否定聲中成長,最後自己否定自己。
不認同孩子是個普遍現象,但最致命的是,我們習慣性地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判孩子的整個生命。孩子的習慣一點不好,我們就不接納孩子;孩子成績不好,我們就否定孩子的所有。我們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我們不滿意的地方,並把它放大為孩子的全部。於是,孩子從我們這裡接收地資訊,總是自己這裡不行,那裡不行。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這個弱點,不能認識到我們這種負向的慣性行為,剛開始,孩子感覺父母不接納自己;終於有一天,孩子被父母催眠了,自己內心也會認為:“我不好,我是不行的。”
所以父母應該在認同成長中的的孩子,教導孩子認同自己、肯定自己,懂得客觀地認識自己,不會輕易為他人的看法所左右。
二、受到“權威”的傷害,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現在的成人在孩子時有著來自於父母、老師以及社會太多的否定、指責、羞辱、貶低和輕視,以至於長大後不知不覺中對自己的肯定、信任、欣賞逐漸消失。只能依靠外人的認同來證明自己,只能依靠外的肯定而快樂。如果小時候受到父母和其他權威的傷害後,內心是反感的,甚至會產生仇恨。但是,當我們把所有的渴望和期待都留在父母那裡的時候,我們便會用一生的努力來渴望和期待獲得父母的認同、獲得權威的肯定。我們無法感受自己,也更加無法認同自己。我們需要討好父母,討好權威,同時去指責那些比我們更弱小的人。
三、父母低自我認同導致苛求孩子的完美
自我認同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接納自己。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都體現出對自己的不接納。
首先,我們不會欣賞自己。這種欣賞不僅僅是對自己外表的欣賞,而是對自己的內心,對自己身心每一部分的欣賞。其次,我們習慣挑剔自己,並且習慣將自己與別人比較。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裡都有自己的優勢,不必要求自己的生命呈現完美,欣賞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於是這種複雜的情緒也摻雜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父母是如此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幾乎不能容忍孩子有一點點的瑕疵;對自己有太多的不滿,於是對孩子有太多的期待。這種沉甸甸的愛讓孩子在不認同中長大,導致孩子很難真正認同自己。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來開始大聲地說出對孩子的肯定,讓孩子真切的感受自己深厚的愛意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