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張希忠

  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曾講到:“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但無功,反而有害……”可見正確的服用藥物,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轉,錯誤的服用方法會直接影響療效。

  ⑴服藥時間有學問:補益藥:宜飯前服,可提高療效。開胃藥:宜飯前服。消食藥:宜飯後服。通便藥:空腹或半空腹服。安眠藥:睡前1-2小時服用。平喘藥:哮喘發作前2小時服藥。止瀉藥:及時給予,按時再服,瀉止停服。發汗藥:宜飯後服用,以防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重症藥:及時給藥,可將藥酌情分次服用。生津潤燥、清暑解熱藥:不拘時服用。咽喉疾患藥:不拘時多次頻服,緩緩嚥下。

  ⑵湯藥服用的“溫度”問題:湯劑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宜採用溫服法,即湯劑在30℃至35℃時服用。藥理學研究最近發現:當湯藥溫度與舌周圍溫度相近時,其感覺最靈敏,也就是說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而湯藥的溫度高於38℃或低於35℃時,則味覺神經感覺不太靈敏,這時苦味就會減弱,不太苦口,有利於吞嚥。

  ⑶特殊藥物的服用方法:凡治療寒性病,行血脈通絡達筋骨者,屬理氣、活血、補血、涼血、止血類藥、止渴祛暑之劑,宜熱服。凡治療熱性病,服清熱藥和消暑藥、收澀固精止血之劑、解毒劑,俱宜冷服。大熱病用寒藥應溫服;大寒病用熱藥應冷服。對於不應冷服的湯劑在服用後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或嘔吐,可用鮮姜擦舌即止。

  ⑷煎煮與服藥的“量”:中醫有“藥灌滿腸”之說,也就是說服用中藥有個量的問題,如何正確掌握這個服藥的“量”呢?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次後的合併液,再按臨床需要分次服藥,一般來講,每次服用150-200毫升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劑時,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生津止渴藥,藥液量也應多,並可代茶頻服。身弱、重病之人,服藥量應少些。一般兒童1歲以內用成人藥量的五分之一,1-3歲用成人藥量的四分之一;4-7歲用成人藥量的三分之一;8-10歲用成人藥量的一半;10歲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藥量了。

  ⑸如何掌握服藥的次數?一般湯劑一日分早晚兩次服用,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發汗藥可加服2-3次,含咽藥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⑹特殊藥如何服用?

  ①止吐藥應少量多次冷服,以免吐出。有些常服苦寒藥的病人,口服藥容易產生噁心嘔吐,一般可先飲生薑汁少量,再服藥汁,並配合少量多次飲服的方法來避免嘔吐。

  ②治發作性疾患者,多宜在發作前服。如抗瘧疾藥必須在瘧疾發作前2小時服,抗癲癇藥必須在發作前3小時服。

  ⑺中西藥聯合使用時怎麼吃?某些疾病需要既吃中藥,又要吃中藥,這時如何吃藥呢?根據長期臨床觀察,中西藥是可以聯合應用的,有許多病還特別適宜,療效更好。這時,最好把服用西藥和中藥的時間間隔30分鐘。這樣既減少了藥物之間可能發生的反應,又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療。

  ⑻感冒時不易服補藥!感冒特別是高熱病人不宜服用補藥。因外邪進入人體服用補藥,會有“閉門留寇”之弊。

  ⑼中藥沉澱後怎麼辦?中藥湯劑的沉澱物是喝還是扔,是由湯劑中的藥物決定的。以黃連與甘草共煎為例,兩種藥的黃連素和甘草酸結合,以微細顆粒狀固體懸浮於藥液中,使藥液變混濁,如果將此藥液放置,則可能沉澱到碗底,形成泥糊狀物。碗底的泥糊狀物若棄之不用,顯然會影響藥效。正確的做法是服藥前將沉澱物攪起,或往剩餘泥糊狀沉澱物中加點水攪混服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