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口腔科 主任醫師 劉挺立

  在近期的門診中,接連發現了2例手足口病的小學生,做了傳染病報告和隔離處理,目前均痊癒。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柯薩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見。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導。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導,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 命名. 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始見本病,1983年天津發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流行。近年在國內手足口病的報道較以前也多了起來。

  (一)傳染源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即溢位。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也可經口感染,並常造成流行。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

  (三)易感人群

  人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後可獲得免疫力,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但病毒隱性感染與顯性感染之比為100:1,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的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4歲以內佔發病數85%~95%。據國外觀察報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間新生兒出世,易感者逐漸積累,達到一定數量時,便為新的流行提供先決條件。我國天津市1983年流行後,散發病例不斷,1986年再次發生流行,而且兩次均為CoxAl6引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