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縮短這些倒還是次要的,對於剩女而言,晚婚晚育甚至還很可能“招惹”乳腺癌!聽到這些,恐怕你就更不淡定了吧。
27日,全國人大常委正式通過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修改,除了在明年1月1日起出生的所有“二胎”將會正式合法這條之外,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刪除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這一條款。國家衛生計生委法制司司長張春生表示,內地當前的男女初婚年齡已到25歲左右,初育年齡到26歲以上。針對這種新的生育行為情況,國家不再專門鼓勵晚婚晚育。
此訊息一出,相信最先躺槍的就是當前的這些剩男剩女們了,好端端的婚假說取消就被取消了,看來今後做剩女的代價是越來越大了。不過,婚假縮短這些倒還是次要的,對於剩女而言,晚婚晚育甚至還很可能“招惹”乳腺癌!聽到這些,恐怕你就更不淡定了吧。
當前大齡剩女、不生孩子的“丁克族”以及不母乳餵養的媽媽們越來越多,雖然是個人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旁人無從干涉,但是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背後卻帶來乳腺癌風險,以上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女性體內激素的紊亂,從而使乳腺癌風險增高,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國一大批30-40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所在,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乳腺癌,“剩女”們你們還坐得住嗎?
招惹物件一:未婚的女性
法國一項涉及9.1萬女性的研究證實,未生育或者晚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其中,35歲以上生育者得乳腺癌的機率比35歲以下者高3倍。
此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resource]》刊載的一項研究發現,當女性第一次懷孕/流產是在30歲之後,婦女體內的甲基轉移酶DNMT1基因會導致腫瘤幹細胞的快速增長,其在最常見的乳腺癌型別中高度表達。即如果第一次懷孕年齡在30歲以上,以及婦女妊娠期墮胎或流產,都有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專家指出,一旦懷孕,女性體內會產生大量黃體酮,能很好地保護女性健康。但如果不生育或者過晚生育,會使體內雌激素增高,大量雌性激素無法排出後,容易導致乳腺增生,最終惡化變成乳腺癌。
招惹物件二:不哺乳的女性
牛津大學一項名為“百萬婦女乳腺癌成因研究”專案,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稱,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一個女人一輩子生5個孩子,每隔2年生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用母乳餵養,那麼這個女人乳腺癌的發病率將下降50%或者更多。
“女性在懷孕或哺乳期間,孕激素和催乳素會暫時取代雌激素佔據主導,給雌激素‘休息’的機會。一些女性生育後不哺乳,是誘發乳腺癌的重要原因。”在專家看來,對孩子母乳餵養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婦女患病機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過了遺傳因素。
此外,喝母乳的孩子,患腫瘤的風險也會降低,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孩子患腫瘤的危險就越小。因為晚生育的女性母乳較少,孩子患病風險就相對增加了。
招惹物件三:沒有性生活的女性
美國性研究協會,在一項多年女性跟蹤調查後發現,性生活能降低乳腺癌發病率。
專家介紹,主要是因為人體中的催產素和脫氫表雄酮在性高潮和高度興奮時會充分釋放,起到保護乳腺的作用。此外沒有性生活,乳房沒有“消長”的變化,常常只是充血腫脹,卻沒有應該具備促使乳房腫脹消退的性活動或性高潮,往往使乳房處於長時間的腫脹狀態,就會引起乳房脹痛不適,有的還可能出現包塊。
“剩女”們,預防乳腺癌趕快去鍛鍊吧!
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生活方式會帶來乳腺癌高風險,那麼女性們就需要及早做好預防工作了,專家建議,40歲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月經來潮早以及絕經晚的女性屬乳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接受一次“B超+鉬鈀”的篩查,即可早期發現診斷。
此外,在平時生活中,加強鍛鍊可降低患乳腺癌發風險,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550名年齡為40歲至85歲,每週三個半小時鍛鍊,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只有不活動婦女的一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