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腦科 主治醫師 李憲峰

  因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增多,大骨瓣開顱術在基層醫院的推廣,術後巨大顱骨缺損的患者也在增多。本院從2001至2006年共收治巨大顱骨缺損修補術患者11例,現將其修補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男性9例,女性2例;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5.6歲。顱骨缺損部位:額顳頂部11例。顱骨缺損範圍:最小缺損10cm×12cm,最大缺損12cm×16cm。術前顱骨缺損綜合症7例,偏癱2例,肌力為Ⅱ-Ⅲ級,癲癇2例。手術時間:開顱術後3月4例,6個月5例,1年2例。

  1.2手術方法:鈦網採用覆蓋式,本組患者7例,術中按骨窗部位大小,對其塑形。裁剪後邊緣大於缺損區域1cm,覆蓋在顱骨缺損處,然後用鈦釘固定牢靠。EH顱骨板採用鑲嵌式,本組患者4例,術前根據顱骨缺損的部位、形狀大小製成石膏模型,室溫下將羥磷灰石與甲基丙烯酸環氧樹脂6 :4比例充分調和,在石膏模型上預先製成所需形狀的EH顱骨板,每隔1.5cm打一孔,高溫消毒後即可備用。EH顱骨板術中用絲線固定於顱骨。

  2、結果

  術後11例患者切口無1例感染,EH顱骨板修補患者1例術後出現皮下積液,穿刺抽液後逐漸消退。患側與健側對稱,恢復美觀,咀嚼無疼痛。術後3月隨訪顱骨缺損綜合症患者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6月後隨訪偏癱患者肌力明顯改善,為Ⅳ-Ⅵ級。1例癲癇患者發作次數明顯減少。

  3、討論

  3.1顱骨缺損修補的意義:大骨瓣開顱術顱骨缺損患者是顱腦損傷人群中的特殊群體,其心理負擔,精神壓力較重。尤其恐懼患處再次受傷,心理恐懼高於顱腦外傷術後小面積顱骨缺損者。因此修補的目的首先是為了避免腦的再次損傷,解除恐懼心理,保持頭形正常,外觀達到整形的效果。此外,對神經功能恢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顱骨修補術後解除了大範圍因顱骨缺損區域受大氣壓和引力影響引起的塌陷,穩定了顱內壓的生理平衡,從而改善了腦組織的血液動力學,改善了區域性腦的供血和供氧,促進了神經功能的恢復。

  3.2顱骨修補材料的選擇:本組選擇了鈦網和EH顱骨板。鈦網材料的優點:容易塑形,手術簡便,固定牢靠,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和穩定性,具有較強的抗壓效能,併發症少。EH顱骨板優點:易塑形,無抗原性,抗拉抗壓強度接近人體顱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肌肉組織不引起反應,與骨組織能構成骨性結合,實為一種理想的材料。

  3.3大骨瓣開顱術後顱骨缺損顱骨修補術因為缺損大,相比較小的缺損修補有所不同。筆者有如下體會:額顳角、頂結節區的塑形:大骨瓣通常顱骨的額顳角、頂結節區骨缺損,而此二部位是顱骨外形關鍵部位。術前,術中仔細觀察缺損情況及良好塑形此二部位的形狀,通常為術後形狀是否良好的關。良好顳部固定:通常大骨瓣減壓患者顳部顱骨缺損較低,靠近顱底,如缺損達顴弓水平,有時分離顳肌有一定難度,而將鈦板固定顳骨上亦有一定難度。此時有時如顳骨缺損過底,可考慮將鈦板下端固定於顴弓,這樣可減少剝離顳肌增加出血,簡化手術,增加了顳部的飽滿度。因為多數人即使修補物達到了顱骨外形的恢復,但因為術後顳肌的萎縮仍然外形相比對側凹陷。鈦板下端固定於顴弓,患者術後外形相比更接近正常顳部的飽滿度。硬腦膜用絲線懸吊在修補材料上,以減少死腔,防止術後血腫及積液等併發症發生。因為大骨瓣通常缺損較大,修補後修補物和硬腦膜間常有較大腔隙,易造成積液感染等。本組EH顱骨板修補患者1例,術後切口加壓包紮,於術後第2天突然出現頭痛,劇烈嘔吐。急診複查頭顱CT,表現硬膜外積液,中性結構左移0.5cm,考慮加壓包紮將皮下積液推向硬膜外所致。另外,硬膜懸吊欠牢靠形成死腔、術中硬膜微小損傷未發現腦脊液滲漏所致。經釋放加壓包紮,皮下抽液,症狀改善。多次穿刺抽液,10天后複查頭顱CT,皮下積液消失。

  大骨瓣開顱術後顱骨缺損的修補,不但恢復了患者正常的頭形外觀,而且重塑了患者的自信,扭轉了不良的心理狀態,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