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鄭玉巧

  小孩子生來大概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後來,或者是好,或者是壞,都是因為環境的關係。環境好,小孩子就容易變好;環境壞,小孩子就容易變壞。一個小孩子生長在詭詐惡劣的環境裡,到大來也會變成詭詐惡劣的。一個小孩子生長在忠厚勤儉的環境裡,到大來也是忠厚勤儉的。這是什麼緣故呢?他所看見的,所聽見的,都是壞的印象,那他所反應的大概也是壞的;倘使他在一種很好的環境裡生長,他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都是很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現的,大概也是很好的。


  小孩子生來一點如任何觀念,但是他有幾種基本的能力:

  一、接受外界的刺激;

  二、這種刺激在腦筋中肌肉裡或者可以保留著;

  三、他受到那種刺激到相當時期,有相當的反應。

  這三種基本的能力,是他一生做人的基礎。刺激就是從環境來的,好的刺激,就得到好的印象;壞的刺激就得到壞的印象。他聽見家庭裡常常罵人的聲音,到後來就不知不覺地也會罵人,他雖然不曉得罵人是好是壞,他看見成人是這樣做,就這樣學。他看見成人隨地吐痰,他也不知不覺地隨地吐痰,他不曉得隨地吐痰是好是壞,他看見成人這樣做,就這樣做。

  環境究竟是什麼意思?

  “環境”兩字,普通是指兒童所接觸的那些靜的、呆板的物質。其實,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一切物質是他的環境,人也是他的環境,而且人的環境,比較物的環境還要重要。這是什麼緣故呢?

  因為人的動作,可以直接影響小孩子的動作,他看了就可以模仿。一張死的桌子,一把死的扇子,雖然可以給小孩子一種刺激,但是有時候桌子、扇子,竟會不發生什麼效力的。

  為小孩子應該造什麼樣的環境?

  一、遊戲的環境:不動不做,小孩子是不會發展的

  遊戲對小孩子有什麼好處呢?遊戲可以給小孩子快樂、經驗、學識、思想和健康,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遊戲環境,給他有很好的裝置,使小孩子得著充分的運動,更讓他有適宜的伴侶,使小孩子得著優美的影響。這樣,小孩子的身體就容易強健,心境就常常快樂,知識就容易增進,思想就容易啟發。

  小孩子在家裡,一定要有相當玩的東西,相當做的事情。要曉得不動不做,小孩子是不會發展的。譬如他不去玩水,哪裡會知道水的性質?不去玩冰,哪裡會知道冰是冷的?不要因為玩水、玩冰有危險就禁止他。冰雪是很好的環境,我們做父母的不曉得利用,反而把小孩子關在家裡,哭哭鬧鬧!像這種吵鬧,做父母的不說是他們自己不好,而反說小孩子吵鬧,這真是所謂因果顛倒,黑白混淆,實可痛心!

  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有一種迷信,就是以為小孩子總是錯的,父母總是對的。好像“皇帝是不會錯的,錯的都是百姓。皇帝是不會犯罪的,犯罪的都是百姓。”所以從父母的眼裡看起來,小孩子既然是錯,就應當受相當的責罰。其實相反,錯的往往是在父母,小孩子往往是對的。像上面所說的那種情況,做父母的不準小孩子玩冰玩雪,這明明是父母不知道利用環境來教導小孩子,哪裡可以說小孩子的不好呢!等到小孩子吵鬧起來,還說他是會哭會吵,這豈不是冤煞人嗎?所以做父母的,應當給小孩子預備適當的環境,充分的裝置,使小孩子得著正當的遊戲。

  二、勞動的環境:應當讓小孩子有勞動的機會來發展做事能力

  小孩子都是好動的,在上面我已經說過了。平時做父母的總喜歡自己勞動而不願小孩子去幫助他們。如小孩子的起居飲食種種的事情,做父母的常常要為小孩子們代勞。當小孩子年齡小能力薄弱的時候,當然要父母幫忙。不過在小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漸漸使小孩子自動,從旁幫他們獨立。譬如穿衣服這件事來說。小孩子若不會扣紐子,做父母的儘可以幫他扣,但是他自己能夠穿襪子,你就讓他自己穿,我們不要因為他穿得慢,穿得不好,就去幫他穿。其他如吃飯、掃地、疊被,甚至澆花、洗衣、燒飯種種活動,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當讓小孩子有勞動的機會來發展他做事的能力。要知道做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培養兒童自己勞動的習慣,培養兒童自己獨立的能力。

  三、科學的環境:小孩子最喜歡做成他自己心愛的事物

  根據小孩子好動的心理,我們又應當在家庭裡給他一種科學的環境,以引起他研究科學的興趣。當小孩子四五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他小木片、小釘、小錘,教小孩子做各種極簡單的玩具,如小椅子、小床、小飛機、小汽車等等,使他有初步構造玩具的能力。我常見鄉間的小孩子在野外三五成群的在那裡玩弄爛泥,把爛泥做成糕餅請客人。西洋的小孩子到夏天常在海邊玩沙。可見不論中西小孩子他們對於泥沙都是非常喜歡玩弄的。不過普通的沙泥太髒了,我們應當為小孩子購置相當的裝置和潔淨的沙泥私土,使他們從玩弄沙泥私土裡可以得到一些初步製作模型的技能。

  小孩子到了八九歲的時候,我們可以教他玩玩水槍,玩玩弓箭,還可以教他自己用竹筒或紙筒和線來做成極簡單極簡陋的電話。更可以拿磁石或磁針教他們做各種有趣味的把戲。再大一些的小孩子,就可以教他們怎樣做電鈴,怎樣自己來做無線電收音機。小孩子最喜歡自己做成他自己心愛的事物。所以我們從小就給他關於科學上各種活動的機會和裝置,使小孩子有適當的科學環境,以發展他關於科學上的技能和興趣。

  四、藝術的環境:音樂、圖書和審美

  1、音樂的環境

  父母能夠隨時隨地唱唱吹吹,使家庭裡充滿了音樂的空氣,這樣小孩子不知不覺也喜歡音樂了。倘使家庭有樂器的裝置,如無線電、留聲機、風琴、鋼琴、提琴、笙、簫、笛等,那就更好。總之,小孩子應有音樂的環境,小孩子學音樂,要從小學的;世界上的音樂家,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從小學起的,就是普通的小孩子,要學音樂,也必須從小學起;大時學起來,是學不好的。

  2、圖畫的環境

  小孩子從小就喜歡圖畫的,我們做父母的不曉得怎樣去教他,反而常常把他畫圖的興趣打消了,摧殘了。有時候,小孩子要畫圖,他就拿了木炭或毛筆在牆壁上或桌椅上亂塗,做父母的看見了,就要罵他、打他。這樣一來,小孩子就不敢嘗試了。其實這種現象是給做父母的一個很好的機會。牆壁上是不應畫的,桌椅上是不應畫的,這是我們都承認的,但是他的圖畫興趣,我們是不應該摧殘的。我們可以給他幾張紙,幾支蠟筆,一支毛筆或一支鉛筆,好好地教他畫,他就可以發表他的意思,得著相當的快樂;將來他或許變成一個藝術家,也未可知。

  3、審美的環境

  在家庭裡面,牆壁上的佈置,桌子上的擺設,都應該有種審美的意味;甚至房間裡的各種用品衣服等等,都應當放得整整齊齊,不應該隨便亂攤亂掛。審美的觀念,不到一歲的小孩子已經有了,就是三四個月的小孩子,看見紅綠可愛的東西,也就顯出快樂的樣子。假使房間裡的裝飾佈置,都是雜亂無章的,小孩子不知不覺地也會犯這種毛病。反過來說,家庭裡很有審美的意義,小孩子不知不覺地也會養成一種審美的習慣。

  五、閱讀的環境:要小孩喜歡閱讀,家庭、社會必定要先有閱讀的氛圍

  不少受過教育的男女出了學校之後,對於看書,也都沒有大的興味,好像書是屬於學校的,於本身的職業,於本身的修養,於本身的娛樂,是沒有多大的關係。實在要嘆有許多人對於世界大事的認識程度是非常淺陋,就是對於國內的事,也不甚關心,什麼各種科學上的新發明,史地上的新發現,都置若罔聞。這種環境,怎樣能引起小孩子喜歡看書閱報呢?

  所以,要小孩子喜歡閱讀,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必定要先有閱讀的環境。在家庭裡,做父母的,自己一天之間,總要看看書,看看報;對於小孩子,我們也應當買給他各種相當的兒童讀物。開始的時候,做父母的還應當好好地指導他,引起他的興趣,使他歡喜閱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