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而且診治過程中“診斷疑、治療難”的情況無法避免,給腫瘤科醫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月6日,首屆“長征疑難腫瘤論壇暨腫瘤臨床新進展大師論壇”隆重召開。本次大會執行主席,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腫瘤科主任臧遠勝教授在會前接受《醫學界》專訪,就難治性腫瘤診治的相關熱點、難點問題分享了精彩觀點,還有值得一看的特別病例,不容錯過!
  一、判斷腫瘤疾病進展,如何才能“去偽存真”?
  腫瘤患者在疾病發生髮展的過程中,由於腫瘤的浸潤、壓迫、轉移涉及各個系統,多個臟器,可出現複雜的臨床表現;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由於各種有創性診治手段和化療藥物的使用,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和藥物不良反應。所以患者突發的某些病情變化,到底是疾病發展,還是併發症,需要臨床醫生仔細辨別,避免誤判病情。
  臧教授指出,首先要注意的症狀就是感染,因為晚期腫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營養狀態不佳,經常會出現感染的情況,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胃腸道感染等。臨床上遇到此類腫瘤病人時,不能看到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就認為是疾病進展,而應細心分析,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如果是感染,給予抗感染治療就可獲的較好療效。
  心功能衰竭在臨床上也很常見,因為腫瘤病人化療需要大量的輸液,而過量輸液易導致心功能不全,部分患者可表現為氣急。若此時誤判病情,試圖給予更多輸液以糾正疾病進展,就可能加重心衰,甚至危及生命。此時我們可以通過體位改變時氣急症狀的變化進行判斷,如果患者的氣急症狀可在坐位得到緩解,就可以用簡單的利尿治療和擴血管治療緩解病人的症狀。

  還有藥物過敏、胃腸道腫瘤患者營養障礙等容易造成臨床醫生誤判的情況,我們都會在本次會議中進行梳理,分享優秀病例的心得體會,並結合最新的研究進展進行評述,希望能夠加強與同道的經驗交流,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存和預後。
  二、治療肺癌的克唑替尼,拯救了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患者!
  近年來,歐美進行了一些“異病同治”的臨床試驗,還取了個土的掉渣的名字——“籃子試驗”,但卻成為了難治性疑難腫瘤領域一大熱門理論。其概念就是不考慮腫瘤的解剖學位置,給內在特徵類似(主要是具有相同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嘗試相同的治療方案,看效果如何。
  關於“籃子理論”,國外已經發表了比較重磅的研究結果,國內從2015年開始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長征醫院腫瘤科就開展了相關研究,臧教授向我們介紹了研究的三大關鍵問題:
  1、已有的其他腫瘤治療靶點,在當前腫瘤中有沒有?
  2、如果找到了和其他腫瘤相同的靶點,那麼該靶向藥物對當前腫瘤是否同樣有效?
  3、如果該靶向藥物有效,其作用機制是什麼,有效率多高?
  2016年初,臧教授接診了一位患有非典型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年輕病人,當時的情況已經沒有做手術的機會,而且第4頸椎-第7頸椎出現了大規模的浸潤,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卻沒有可借鑑的治療方案。

  但臧教授想要尋找可能有效的方案,那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嘗試了籃子理論,試著在患者的腫瘤中尋找其他腫瘤已有療效的靶向藥物的靶點。”
  “剛開始,我們根據軟組織腫瘤的治療標準和推薦方法進行化療,但化療效果非常不好,患者的病情持續惡化,躺在床上不能活動,而且頸椎還有隨時斷掉的危險。幸運的是,我們為患者做了二代基因測序,並發現他有一個非常罕見,卻可能有效的融合基因突變——ALK和CARS基因的新融合。”
  但這種融合在國外國內報道很少,缺乏相關的治療經驗。基於ALK抑制劑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資料,並經過多方檢索相關資料,臧教授的治療團隊認為患者可能從ALK抑制劑中獲益,在充分的告知患者,將其納入研究之後,給患者使用了針對ALK靶點的抑制劑克唑替尼。在接受克唑替尼治療後,患者的病灶快速消退,病情出現了奇蹟般的好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