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鮑秀蘭

  嬰幼兒沒有出牙前,舌頭和口腔內的清潔很重要。出牙後,牙齒的清潔同時,也不用放鬆對舌頭口腔的護理。

  寶寶的舌頭護理幾大問題

  1、寶為什麼有舌苔?

  喝母乳或者奶粉的寶寶,奶液殘在舌頭和口腔黏膜上,形成一層淡淡的白色物質,也就是奶垢堆積而形成的舌苔。

  2、苔會影響寶寶健康嗎?

  舌苔對寶寶健康沒有影響,也不會影響寶寶的食慾,一般在寶寶3月齡以後,舌苔的情況會慢慢改善。同時,舌苔厚的寶寶可能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媽媽要注意。

  3、苔該怎麼清潔呢?

  媽媽可以用乾淨的棉棍,蘸少量的溫開水,給寶寶輕輕的擦拭,舌頭、兩頰內側(家長們說的腮幫子裡面)。

  特別提示:

  1、擦拭要輕 不要看到舌苔就使勁擦,損傷了寶寶的舌頭和味蕾;

  2、擦拭部位 不要擦寶寶舌根的部分,防止引起寶寶乾嘔、嘔吐。

  舌苔預防

  1、餵奶後喂少量溫開水

  寶寶每次喝完奶以後,喂少量溫開水,達到漱口的效果。

  2、給寶寶做好口腔清潔

  方法見上(舌苔清潔)

  3、改善寶寶消化

  通過按摩和給寶寶服用媽咪愛,改善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

  4、防止吐奶

  每次餵奶後,及時給寶寶拍嗝,防止奶液反流會口腔。

  特別提示:

  按摩的方法,是早晚各一次,每次5-10分鐘,以寶寶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5-10分鐘。按摩期間,因為要暴露寶寶面板,要注意保暖,防止寶寶著涼。

  常見症狀症狀一:舌苔少舌頭髮紅

  正常健康寶寶的舌體應該是大小適中、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活動自如、說話口齒清楚,而且舌面有乾溼適中淡淡的薄苔,口中沒有氣味。一旦寶貝患了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如果寶寶感冒發燒,首先表現為舌質發紅,舌苔黃白略厚,如果體溫較高,舌質絳紅,舌苔乾燥,說明寶寶內熱。發熱常常伴有大便乾燥,寶寶口中往往會有較重的氣味。這種情況通常說明寶寶內熱較重,媽媽應該引起重視。發熱嚴重的寶寶,有時還可看到舌頭上有粗大的紅色芒刺。

  對策:物理降溫 多飲開水

  此時如果發現寶寶發熱的話,應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如果溫度過高或高燒不退,應及時就醫。此外,還要注意多給寶寶飲白開水,少食或不食油膩食物。建議此時可購買新鮮的蘆根或者幹蘆根、菊花、金蓮花煎水給寶貝頻頻飲用。

  症狀二:黃白色舌苔黏黏厚厚 

  如果寶寶的小舌頭上,可看到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颳去,同時口中會有一種又酸又臭的穢氣味道,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平時飲食過量,或進食油膩食物過多,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老百姓管它叫“積食”。

  對策:飲食清淡 健胃消食

  寶寶出現如上情況,很可能是吃得過多、過飽,消化功能發生紊亂。此時,要注意當寶寶出現這種舌苔時,飲食要相對清淡些。寶寶一旦出現積食的情況,可根據具體情況服用一些消食的藥物或山楂等食物,也可以採用雞內金15g、山楂30g煎水服用,每日一劑。如果寶寶的大便乾燥,腹脹明顯,可以用萊菔子6g、決明子6g、瓜蔞10g煎水服用,也可起到消食導滯的作用。

  症狀三:舌體淡白地圖舌

  有的時候,媽媽們看看寶寶的小舌頭,會發現寶寶的小舌頭像一幅地圖:舌體淡白,舌苔有一處或多處剝脫,剝脫的邊高突如框,形如地圖。寶寶甚至會在吃熱東西時,舌頭有不適或輕微疼痛。

  對策:忌食辛辣 多吃水果

  寶寶出現地圖舌多是因為消化功能紊亂,或寶寶患病時間較久,使體內氣陰兩傷。患有地圖舌的寶寶,往往容易挑食、偏食、愛食冷飲、睡眠不穩、亂踢被子、翻轉睡眠,較小一點的寶寶易於哭鬧、潮熱多汗、面色萎黃無光澤,體弱消瘦,怕冷,手心發熱等。

  此時寶寶應多吃新鮮水果和綠色或紅色蔬菜,同時注意忌食煎炸、燻烤、油膩辛辣食物。可用適量的山藥、白扁豆、大紅棗,與薏米、小米同煮粥給寶貝食用,如果配合動物肝臟一同食用,效果將會更好。如果寶貝面色蒼白、疲乏無力、口乾舌燥、大便幹,多為氣陰兩傷,可用百合、蓮子、枸杞子、生黃芪適量煲湯飲用,將會使地圖舌得到改善。

  症狀四:舌頭光滑鏡面紅舌 

  有些經常發燒,反覆感冒、食慾不好或有慢性腹瀉的寶寶,會出現舌質絳紅如鮮肉,舌苔全部脫落,舌面光滑如鏡子,醫學上稱之為鏡面紅舌。出現鏡面舌的寶寶,往往還會伴有食慾不振、口乾多飲或腹脹如鼓的症狀。

  對策:多喝豆漿 多吃蔬菜

  對於鏡面紅舌的寶寶千萬不要認為是體質弱,就給大量的補品或給予肥甘油膩食物。此多為脾胃陰虛所致,應該多食豆漿或新鮮易消化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白蘿蔔等,也可把西瓜、蘋果、梨、荸薺榨汁飲用,或是早晚用山藥、蓮子、百合煮粥給寶貝食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