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1、平和體質養生:指陰陽平和,臟腑氣血功能正常,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的個體體質,即一般健康人的體質狀態。

  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平和,不宜有所偏嗜,否則會破壞身體內環境的平衡。可酌量選用具有緩補陰陽作用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粳米、薏苡仁、韭菜、南瓜、銀杏、核桃等。平和質的人春季宜食辛甘之品以幫助陽氣升發,如韭菜、茼蒿、香菜、蘿蔔、棗等,不宜食酸收之味。

  2、陽虛體質養生﹕是由於體內陽氣不足,以疲倦怕冷、四肢冰冷、脣色蒼白、嗜睡乏力等各種寒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飲食調養﹕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宜適當多吃些甘溫的食物。可選用羊肉、雞肉、杏、核桃、栗子、胡蘿蔔、山藥、生薑等,這些食物可補益五臟,補精填髓,強壯體質。不宜多食生冷、苦寒、油膩的食物,如西瓜、梨、黃瓜、柿子、苦瓜、絲瓜、冬瓜、芹菜、綠豆、綠茶等。

  3、陰虛體質養生:指由手足心熱,易口燥咽乾,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吃辛熱食物或熬夜易上火,常出現咽痛,口舌生瘡,面色潮紅,兩目乾澀,視物模煳,面板偏幹,眩暈,耳鳴,睡眠差的體質狀態。

  飲食調養﹕陰虛體質者以滋陰潛陽為法,宜多食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可常食芝麻、糯米、綠豆等。

  4、氣虛體質養生:是由於體內元氣不足,出現氣息低弱、臟腑功能狀態低下,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一旦活動則自汗更為明顯,心悸食少,症狀的體質狀態。

  飲食調養:應通過飲食調養來補氣、益氣、行氣。可用生谷芽、生麥芽之類,去其皮為宜,用來補益胃氣,幫助消化和營養輸布。注意儘量少吃油炸食物,少喝湯水,不給本已虛弱的內臟增加太大的壓力。

  5、痰溼體質養生:是由於體內水液內停而出現痰溼凝聚,導致形體肥胖,身重如裹,腹部肥滿鬆軟,嗜食肥甘,神倦,懶動,嗜睡,的體質狀態。

  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紫菜、海菜、洋蔥、枇杷、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赤小豆、冬瓜仁、苦杏仁、蠶豆、包菜、粳米等。適當多吃一些能夠宣肺、健脾、益腎、化溼、通利三焦的食物,如赤小豆、扁豆、蠶豆、花生、枇杷葉、文蛤、海菜、橄欖、蘿蔔、洋蔥、冬瓜、紫菜、竹筍等。

  6、溼熱體質養生:是以形體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瘡,易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等為主要症狀的體質狀態。長期居住溼地或者長期飲酒的人容易成為溼熱體質。

  飲食調養:不吃辛辣油炸甜食,少吃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蒜、牛肉、羊肉、酒等。宜多食用清化利溼的食品,如蓮子、茯苓、紅小豆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有助於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溼熱鬱積。

  7、血瘀體質養生:是由於全身血行遲緩不暢,以膚色晦暗、舌質紫暗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症狀的體質狀態。多因情緒長期抑鬱,或久居寒冷地區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飲食調養:多食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疏肝解鬱的食物,如黑豆、黃豆、胡蘿蔔等。凡性具寒涼、溫燥、油膩、澀滯的食物都應忌食,如烏梅、苦瓜、柿子、石榴、花生仁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也不可多食。

  8、氣鬱體質養生是由於長期憂鬱煩悶、心情不舒暢,出現以面色蒼白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經常嘆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性格多內向,情緒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症狀的體質狀態。長期氣鬱會導致血液迴圈不暢,嚴重影響健康。

  飲食調養: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蕎麥、韭菜、茴香、大蒜等。

  9、特稟體質養生:是由於先天或遺傳因素造成的一種特殊體質狀態,主要包括過敏體質、遺傳病體質等。

  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營養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多食用益氣固表的食物以及具有補腎益腦、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核桃、無花果、松子、黑芝麻等。應少食辛辣食物、腥羶發物以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如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咖啡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