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關節科 主任醫師 王上增

  一、半月板位置結構

  半月板在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內外各一,呈新月形;由70%的水和30%的有機物質組成,有機物質中75%為膠原,主要為Ⅰ型膠原,呈環狀平行排列。外側半月板相對內側半月板,在大小形狀上更大一些,其活動度也較大。成人半月板血管區範圍在半月板外周的10%~30%。因此,一般半月板分為為3個區:紅區(血運區,位於半月板滑膜緣1~3mm範圍)、紅-白區(由紅區毛細血管終末支供血,位於紅區內側3~5mm範圍)、白區(非血運區,位於紅-白區內側部分)。

  二、半月板損傷的MRI診斷與分級

  當考慮有半月板損傷時,應儘早行MRI檢查,以減少半月板的誤診率。目前國內外大多學者沿用Stoller3級標準。Ⅰ級訊號為半月板退變,病理表現為灶性的早期半月板黏液樣變性。MRI表現為不與半月板關節面相接觸的灶性的橢圓形或球形訊號增高影。Ⅱ級MRI表現為水平線性的半月板內訊號增高影,可延伸至半月板關節囊緣,但未達到半月板關節面緣。Ⅱ級是Ⅰ級病變的延續,病理表現為更大範圍的黏液樣變性。Ⅲ級為半月板內高訊號達到半月板關節面緣,在MRI上表現為平行、斜行、星形或不規則形的異常訊號。

  三、半月板損傷特點和手術修復

  根據膝關節損傷的病史、症狀、體徵、MRI檢查,一般可作出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半月板損傷多有膝關節外傷史,伴有行走時膝關節疼痛;部分患者有交鎖症狀,關節線處常有壓痛,壓痛點隨著膝關節伸屈活動會轉移;麥氏試驗陽性。結合上述症狀和體徵,如懷疑半月板損傷,需考慮行MRI檢查,以明確半月板損傷型別,瞭解膝關節內其他結構情況。MRI檢查的特異性和靈敏性較高,但仍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可能,故如情況允許,可通過關節鏡檢查判定半月板損傷部位、型別和程度,以便選擇相應治療方法。

  半月板具有傳遞負荷、吸收衝擊、穩定關節、協調膝關節運動等重要功能,如果半月板發生損傷或撕裂,這些功能就會減弱,膝關節力學穩定性就會發變化,常導致早期骨關節炎發作。因此,對半月板損傷,應儘可能進行修復。關節鏡手術治療半月板損傷的優勢,在於手術切口小,創傷輕,術後早期可行功能鍛鍊,同時還可很好地探查膝關節各部分,瞭解是否伴有關節軟骨、韌帶損傷等複合傷,以便一併治療。關節鏡手術治療已代替開放手術,成為半月板損傷治療的最佳手段。

  3.1 部分切除術

  隨著對半月板功能臨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保留半月板顯得尤其重要。部分半月板切除術後,即使只是切除其周圍部分,絕大部分完好,也仍然會對半月板承載負荷造成相當影響,因為切除半月板越多,施加到脛骨平臺的最高壓力越高。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後仍會造成關節軟骨退變,而且部分切除術後半月板受力不勻,部分患者半月板其他區域會形成新的撕裂,從而需要再次治療。儘管如此,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對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依舊不可或缺。對於不適合修補的半月板撕裂,如半月板無血運區損傷,若修補後癒合效果不佳,則仍需考慮行部分切除術。半月板撕裂後是否適合修補,其撕裂型別也是重要因素,通常放射狀、水平狀等撕裂難以癒合,此時行部分切除術為臨床常見治療方法。

  3.2 縫合修補術

  由於半月板全切除術、次全切除術後引起膝關節不穩定、骨關節炎等併發症,半月板縫合修補術開始逐漸應用於臨床。縫合修補術對半月板血運區損傷的療效良好,但對無血運區(即白區)損傷的效果不佳。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修補可分為由內向外縫合修補、由外向內縫合修補、完全關節內縫合修補等幾種。臨床相對較為常用的是由內向外修補技術。修補後的半月板在旋轉穩定性方面與健側相比無差異。因此,目前在臨床情況允許下,儘量進行關節鏡下半月板修補術,已成為半月板損傷治療的主要方法。

  四、建議

  Ⅰ級半月板損傷基本上無須手術治療,Ⅱ級損傷中有臨床症狀的病例經保守治療未見改善可行關節鏡探查,Ⅲ級損傷的半月板可行部分或全部切除及成形術,囊緣撕裂可行修補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