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於新軍

  1、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成因
  在腦血管病事件中,缺血性卒中佔多數,約為80%。在眾多危險因素中(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吸菸等),動脈狹窄是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顱內外血管(指顱內血管和頸動脈、椎動脈顱外段)狹窄(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約有70%左右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顱內外動脈的狹窄。
  2、什麼是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是一種常規的、成熟的診斷方法,是用X線來探查中風的原因、動脈瘤的位置及治療方法的選擇。腦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過一細而柔軟的導管在動脈內注射造影劑,同時連續拍照,記錄造影過程,使腦部的血管圖象清晰顯示在電視螢幕和X光片上,醫生據此用以判斷腦血管動脈有無病變,作出準確診斷和治療選擇。
  3、腦血管病的治療方法
  腦血管病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及介入治療。三種方法中,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外科手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顱內外血管架橋術)治療雖然有效,但相對創傷較大,需要全麻,手術中有時要阻斷腦血流,再發生狹窄時不能重複施行,而且此類手術在我國開展得不夠普遍。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併發症約為60%,再狹窄率為7~15%,甚至更高,因此,外科治療具有許多缺陷,如創傷大,禁忌症嚴格等,療效有較強的術者依賴性。

  採用神經介入療法對頸部血管(包括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進行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術,具有手術成功率高、創傷微小、適應症寬、再狹窄(或復發)率低(約5%)和可重複施行的優勢,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術不僅能夠通過對狹窄的直接治療使腦血流增加,腦缺血改善,而且能夠預防或降低卒中的再次發作。介入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通過在腦部動脈球囊擴張和置放支架,療效可靠,手術最安全,創傷最小。
  4、什麼是腦血管支架成形術?
  腦血管造影后確診腦血管嚴重狹窄後,根據情況進行腦血管支架成形術,在X線透視下,將球囊送至病變血管處,加壓充盈球囊將狹窄處擴張,從而改變血管供血,緩解症狀。病變處擴張後,需用支架將病變處永久撐開,植入支架是為了減少斑塊破裂後血管塌陷,急性閉塞,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再狹窄。
  5、為什麼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需要行腦血管造影?
  血管狹窄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顱內外血管狹窄既可直接造成腦缺血,又可繼發血栓形成造成腦缺血,還可因狹窄處的血栓或粥樣斑塊脫落阻塞腦血管造成腦缺血。所以腦血管造影是明確缺血性腦血管病病因所在的重要診斷手段。只有明確了血管病變的部位和性質才能針對發病的源頭進行根本的治療。
  6、什麼樣的血管狹窄需要行支架治療?


  血管內支架治療是目前公認的治療動脈狹窄引起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認為動脈血管狹窄≥70%,不論有無症狀,都需要行血管內支架治療以消除狹窄,預防中風的發作;血管狹窄<70%,只要有該血管病變引起的症狀,就應該行血管內支架治療,如果無症狀,可以嚴密觀察;血管狹窄<30%,有潰瘍性斑塊,不論有無症狀,均應及時行血管內支架治療。
  7、血管內支架治療的機理是什麼?
  血管內支架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機理有以下三個方面:
  (1)由於動脈狹窄,腦供血量不足,使一部分腦細胞長處於缺血、缺氧狀態,毗鄰死亡邊沿,一旦出現血壓的劇烈波動或者意外的打擊而造成腦血流量的進一步下降,這部分細胞就會發生壞死,而一旦血管狹窄消除,腦血流量增加,這部分細胞的功能就得到了挽救;
  (2)血管壁上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不穩定的時候可以脫落,順血流到達血管遠端,而造成遠端血管的閉塞。支架置入術後,通過支架的壓迫作用,可以將不穩定的斑塊壓住,從而阻止了脫落;
  (3)對於潰瘍性斑塊,由於血流在潰瘍內形成渦流,極易形成血栓,通過支架的壓迫作用,使潰瘍性斑塊消失。
  8、手術前如何準備?
  手術前病人應由家屬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前夜根據醫囑用藥並充分休息,手術當天早晨應禁食,術前要排空尿液。
  9、術中感覺怎樣?
  造影過程中打造影劑時病人會感到頭部或頸部發熱等不適,但持續時間僅1-2秒鐘,極少數患者有噁心、嘔吐感。進行治療(支架成形術)時可能有類似心絞痛發作的頸痛或胸痛感,這些是正常的,但一有這些感覺就應立即向醫生說明。
  10、術後應注意什麼?
  術後病人應多喝水以利造影劑排出,24小時內儘量不吃高蛋白飲食,儘量勿移動做手術的腿並自己注意觀察穿刺壓迫的地方有無血液滲出。術後務必遵醫囑服藥,出院後根據醫生的要求回院隨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