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損可分為兩類。皮肉筋骨傷多有外表體徵可見,統屬外傷。與外傷相對而言,主要是氣血失和,臟腑損傷的一類病證則總稱內傷,亦稱內損。內傷一證可分為急、慢、新、陳等型別。凡墮墜跌僕驟然所致者為急性損傷,如勞逸失度、積勞日久所致者為慢性損傷。僅由一次損傷,或傷後短期內即發病的都屬新傷。如日久宿傷又發,或新傷未根治而纏綿日久者均屬陳傷。以上急慢新陳不論何類,其發病原理均系氣血失調,臟腑受累。因此,臨診辨證可以氣血為綱,參合臟腑,見症分析,而把握病候。
一、病因
導致內傷發生、發展的因素,無非內在與外在兩個方面。這些因素作用於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並出現相應的症狀。人體對於外界各種損害因素的反應,雖有其普遍的規律,但由於人體的生理特點與病理因素的不同,因而便產生了人體對外界損害因素的各種特殊反應。
1、外因
主要指外界作用於人體的致傷因素,如外來暴力與強力負重。外來暴力突然侵犯人體,如:跌僕、墜墮、閃挫、拳擊、毆打等。強力負重致傷:由於負重或用力超過本身負擔能力,強力忍受而導致損傷。
2、內因
主要指從內部影響人體的致傷因素。如患者的體質、年齡、區域性解剖結構、勞動體位、生活習慣等。年老體弱、肝腎精血虛衰者,稍受外力侵襲即易發生內傷。區域性結構薄弱或有病變、不良的勞動體位與生活習慣亦易致傷。
二、症狀
傷科內傷的診斷,主要在怎樣認識是傷氣,是傷血,或者是氣血兩傷。再根據受傷後氣血流注的部位,決定或者傷筋,或者傷骨。現分別說明如下:
1、傷氣:多數是胸悶,乏力,自覺心跳,痛無定處。
2、傷血:吐血,便血(持久發作),乏力,腹脹,或有腹痛,疼痛固定不移。
3、瘀血:喉癢,咳嗽,吐血沒有吐出的時候覺得很氣悶,血吐出後反覺爽快,乏力,氣促,萎頓。
4、氣血兩傷:像先傷氣後及血的屏氣傷絡,吐血兼有胸悶、咳嗽。
大凡內傷,不論傷氣、傷血或氣血兩傷,少數開始並無痛感,緩慢發展逐到症狀出現,但發展有快慢不同,也說明了輕重的不同。一般出現得快的比較輕,出現得慢的比較重。傷科內傷是由於氣血俱傷,傷氣則氣滯,傷血則血瘀,所以論治亦以理氣活血為主。又因氣為血帥,故以理氣為先。然也有敗血凝滯,以致阻遏了氣行的道路,就是先去敗血,而後理氣,這全在於臨證時的變通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