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足三裡穴交替加“手三針、足三針”治療頸肩腰腿和三叉神經痛、頑固性頭痛、牙痛等疑難痛症,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確切,可謂是:入針即效,撥針即愈。
足三裡 (三裡是強壯要穴:若要安,三足常不斷。)
一、手三針、足三針的來歷
鍼灸臨床工作中,根據其對頸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確切療效而提出命名的。
二、手三針、足三針各是哪幾個穴位
手三針是:後溪、中渚、間谷。
足三針是:太沖、內庭、足臨泣。
1、間谷穴
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的一個新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之三間與合谷兩穴連線之中點。它的適應症是,凡三間、合谷兩穴的適應症均是其適應症。尤其對頸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療效甚為突出。現將《鍼灸聚英》關於三間、合谷兩穴的主治範圍摘引如下:
三間:主治喉痺,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洩,寒熱症,脣口乾,氣喘,目眥急痛,吐舌,戾頸,喜驚,多唾,急食不通,傷寒氣熱,身寒結水等17種病症。
合谷:主治傷寒大渴,脈浮在表,發熱惡寒,頭痛嵴強無汗,寒熱症,鼻衄不止,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生血翳,頭痛,下齒齲,耳聾,喉痺,面腫,脣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偏風,風疹痂疥,偏正頭痛,腰嵴內引痛,小片單乳蛾等22種病症。
間谷穴之所以能治上述兩穴之病症,是因為其穴在兩穴連線之中點,其敏感度較兩穴高得多。用指甲或其他小棒如火柴桿、圓珠筆頭去按壓該點,即會感酸脹,用同樣的方法去按壓合谷其酸脹度就會感到差一些,三間就更差了。敏感度高的穴,得氣快,療效速,似乎無需爭議的。
2、中渚
位於手少陽三焦經的循行線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關節間後方凹陷處。其主治,《鍼灸聚英》謂:“熱病汗不出、目眩頭痛,耳聾,目生翳膜,久瘧,咽腫,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醫宗金鑑》謂:“四肢麻木,戰振,蜷攣無力,肘臂連肩紅腫疼痛,手背癰毒。”
3、後溪
位於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線上,第五掌骨小頭後方尺側,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其主治,《鍼灸聚英》謂:“瘧寒熱,目赤生翳,鼻衄,耳聾,胸滿,頭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臂肘拘急,痴疥。”《
醫宗金鑑》謂:“手足拘攣,手足顫搖不能握,中風卒然昏僕,不能言語,癲癇不省人事,瘈瘲抽掣,頭痛及暴發火眼,熱淚常流,行痺,腿膝腰背歷節周身疼痛,項強,傷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牙齒腮齦及咽喉腫疼,手足麻痺,破傷受風,寢汗。”
以上三個穴位均在手掌背側部,且系手三陽經的循行線上,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症,合而用之更有協同作用。或三穴同用,或兩穴同用,或與足三針之一兩穴同用,對於頸、肩、臂、肘、手指,及背、嵴、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療效甚為理想。
在治療上列部位的痛症腫脹,或頭痛、牙痛、偏頭痛、脅肋痛(肋間神經痛、膽囊或肝部疼痛),常用“手三針、足三針”,往往有拔針而愈的效果。
這三個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虛為度。
下面談談足三針。
足三針:足臨泣、內庭、太沖今就三個穴的各自適應症分述如下。
1、足臨泣
位於足少陽膽經的循行線上,在第四、五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其主治,《鍼灸資生經》謂:“主胸中滿,缺盆中及腋下馬刀瘍瘻,善齧頰,天牖中腫,淫濼,(骨行)酸,目眩,枕骨合顱痛,灑淅振寒,心痛,周痺痛無常處,厥逆氣喘,不能行,痎瘧日發,婦人月事不利,季肋支滿,乳癰。”
《醫宗金鑑》臨泣穴,主治歌:“中風手足舉動難,麻痛發熱筋拘攣,頭風腫痛連腮項,眼赤而痛合頭眩,齒痛耳聾咽腫症,遊風瘙癢筋牽纏,腿痛脅脹肋肢痛,針入臨泣病可痊。”
2、內庭
位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線上,第二、第三跖趾關節前當足次趾外間凹陷中。其主治,《鍼灸聚英》謂:“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齒齲,瘧不思食,腦面板痛,鼻衄不止,傷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其中並沒有關於治療頸肩腰腿痛等內容。在臨症中單刺內庭治療大、小腿的疼痛麻痺(特別是前側),足面的腫痛、足趾痛麻等症效果特別突出。
3、太沖
位於足厥陰肝經的循行線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的骨間隙中,當大趾本節後1寸5分凹陷中,以指輕按有動脈應指。其主治,《鍼灸聚英》謂:“主心痛脈弦,走黃,瘟疫,肩腫吻傷,虛勞浮腫,腰引少腹痛,兩丸騫縮,溏洩,遺尿,陰痛,面目蒼色,胸脅支滿,足寒肝心痛,蒼然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大便難,便血,小便淋,小腸疝氣痛,潰疝,小便不利,嘔血嘔逆,發寒,嗌幹善渴,肘腫,內踝前痛,淫濼,(月行)酸,腋下馬刀,瘍漏脣腫,女子漏下不止,小兒卒疝”等多種病症,大致有7種與本文有關。太沖對大小腿內側的疼痛麻痺、足腫筋攣,腰卒然疼痛等痛症單刺之亦有良好的效果。
縱觀以上手三針、足三針的6個穴位,除內庭一穴沒有關於頸肩腰腿病的直接記述以外,其他5個穴位均有著較為突出的記述。
據體驗,內庭的主治病證,不僅僅是上述那麼多,其對大、小腿前側,足面、足趾、足心、內外踝等部位的疼痛腫脹,拘急麻痺療效比較突出,比古醫籍列述的主治病證效果更為理想。
三、手三針、足三針的適應症
頸肩腰腿痛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有的也查不出發病原因,甚至用CT、核磁共振等先進的檢查手段也查不出病因。找不出原因不等於沒有病。手三針、足三針對90%以上的頸肩腰腿痛有突出的療效,對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頭痛、牙痛的療效尤為突出。不過有一小部分的頸肩腰腿痛用手三針、足三針治療效果卻並不確切,這裡所說的療效確切是指治癒或基本上治癒,效果不確切,不等於沒有療效。比如服止痛藥,痛了就吃,藥力散去又痛,能說止痛藥無效?可以說止痛藥有效,只能止止痛,而消除不了病因。手三針、足三針對頸肩腰腿痛止痛效果是理想的,應當說這也是療效。
四、手三針、足三針治療頸肩腰痛的作用機理
手三針、足三針的作用是通過經絡感測的瞭解其作用機理首先應瞭解手足三針的6個穴位所在經脈之循行路線。手、足三針的6個穴,手三針位於手的三條陽經線上,足三針只有太沖位於足厥陰經線上,其他兩個穴位均位於足之陽經線上。
手三陽經的走向是從手指→手背→前臂→大臂→肩→頸→頭面,與足之三陽經相接續。足之三陽從頭到足,陽明行於前,少陽行於側,太陽行於後。足三陰從足到腹,手三陰從胸到手,這樣迴圈無端,息息相通,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身體各部組織器官的通路,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手足三陽經共218個穴,可以用來治療頸肩腰痛的就有130個;手足三陰經共91個穴,可以用來治療頸肩腰腿的就有46個:督脈28 個,可治以上病症者有20個,任脈沒有穴可治上述病症。
全身合計大約有196個穴可以治療頸肩腰腿的疼痛麻痺。若再加上奇穴、天應穴、耳穴等,真是難以計數,這麼多的穴位,臨床使用起來真是夠夏雜的了。
在臨證時凡見到上述諸症狀,不論其發病原因,均先以手三針、足三針進行治療,一般的不加配穴。當然,就用這6個穴位的適應證,可能不如196個穴位之廣泛;但就經驗來講,上述範圍的病症絕大多數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
五、手三針、足三針的特點
1、取穴少。手三針、足三針取穴數最多也只是手足各三針。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只取1~3個穴即可,手三針足三針同用者極少極少。
2、進針快。進針的速度快如閃電,一般不超過1秒。
3、手法快。針如閃電一樣進入穴內,手法要如疾風飛箭一徉。從進針到手法完成約幾秒種。
4、得氣快。手法快的特殊效應就是得氣快,手法到時立即得氣,痠麻重脹應針而至。
5、收效快。入針即效,快者幾秒鐘慢者10餘秒鐘,就會感到疼痛有所減輕。
6、針刺時間短。針刺時間的長短,是與療效的有與無、好與差有關。收效顯著,即可出針,針感差沒效果時間就可稍長一點。在運用手三針、足三針時從入針到出針多在1分鐘左右,2~3分鐘者較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