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洋參。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清腸潤燥。取西洋參片10g,開水泡服,用於口乾咽乾、中氣不足及熬夜後人感覺口乾目眩、咽痛咳嗽。
提示:中陽虛衰、痰溼中阻、氣鬱化火、溼熱鬱火證忌用。
2、菊花。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平抑肝陽。菊花有黃菊花與白菊花之分,黃菊花擅於疏散清瀉,白菊花養肝陰作用較強。取菊花5~6朵,開水泡服,用於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
提示:陽虛之人,或頭痛而惡寒者忌服。
3、金銀花。
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取金銀花30g、綠豆100g,煎水服,用於咽喉腫痛、熱毒瀉痢、中暑等。
提示:脾胃虛寒及瘡瘍屬陰證者慎用。
4、黃芪。
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瘡生肌、利水消腫。黃芪20g、紅棗5枚、大米100g,熬粥。用於乏力、食少便溏等。
提示:陰虛陽亢者忌服。
為大家介紹8種有效祛除心火的食物,讓大家擁有健康好心情。
1、綠豆。
味甘性寒涼,能解暑熱,除煩熱,還有解毒的功效。可以熬湯、煮粥或做成綠豆糕食用。但注意不宜與中藥同服。
2、西紅柿。
中醫認為它味酸甘、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適用於中暑、高血壓、牙齦出血、胃熱口苦、發熱煩渴等症。其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高於其他蔬果。
3、梨。
味甘微酸性寒,有清熱潤肺、除煩止渴的功效,對熱病後心煩口渴、尿黃便幹尤為適宜。可生吃或用梨去核塞入冰糖或蜂蜜蒸熟後食用。注意梨汁性寒,便稀者少食。
4、桑葚。
味甘酸性寒,有滋陰補血益肝腎的作用。對於陰虛內熱引起的耳鳴、失眠、心悸有輔助治療作用。生食或用50克水煎服。
5、荸薺。
味甘性微寒,有清熱解渴化痰作用,適用於熱病的心煩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幹、尿黃者。可以生食也可炒菜,還可以搗汁冷服,對咽喉腫痛尤佳。
6、百合。
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清熱又能潤燥,對肺陰不足引起的乾咳、少痰或低熱、咽喉腫痛均有效。用鮮百合搗汁加水飲之,亦可煮食,也可用冰糖一起煮食。
7、西瓜。
西瓜汁中含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
8、苦瓜。
苦瓜所含維生素C量很高,還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等,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作用。
推薦食譜
1、竹葉粥
組成:鮮竹葉30克,生石膏2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功用:清心瀉火。適用於心火熾盛,高熱心煩,口舌生瘡,小便短赤,以及小便時尿道灼熱澀痛等。
用法:先將竹葉洗淨,與石膏一同入水煎1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熬粥,俟粥成後調入白糖,不拘時食之。
2、竹葉蒲公英綠豆粥
組成:淡竹葉10克,蒲公英10克,綠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
功用:清胃熱,瀉心火,利溼健脾。
用法:先將蒲公英、淡竹葉水煎取汁。再將綠豆、粳米共煮糜粥,調入藥汁、冰糖即成。食粥,每日3次,視嬰幼兒食量而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