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江軍

  上午在門診看了一個65歲的女患者,中等程度的膝關節炎,看過很多地方,花了很多錢,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最近在一個叫“×寶堂”的診所看過,接受一種“××治療”,花了2萬多,沒管用……

  我忘了問這2萬多是全自費還是也能走醫保,感覺挺貴的。有病痛在身,很著急,特別是一些簡單辦法不管用時(例如休息、熱敷、口服及外用藥物),就容易病急亂投醫。

  但我想說的是,正規醫院正規醫生的話一定要聽全,聽到心裡去。至少我們是按照指南、遵循循證醫學在看病,不會摻雜過多的私利。比如說這位大媽的情況,您保守治療不管用了,可以考慮關節注射、關節鏡微創手術。這很客觀,很科學,而且對您來說是最省時省錢、最正確的路。您非要聽信一些不科學的東西:“手術真可怕啊”、“進手術室麻醉會不會把我麻傻了啊”、“我都60多了,怎麼能做手術”......而去選擇一些宣傳得效果很神奇的治療,最終往往是耽誤了病情,浪費了金錢,最後繞一圈,才明白還得聽專科醫生的。

  所以我覺得科普真的是挺重要的。好多時候,醫生覺得這道理很淺顯,大家應該都懂。但事實上隔行如隔山,甭說大媽,好多年輕人都不是很清楚一些醫學的基本常識。網路資訊太豐富了,但又魚龍混雜,很多摻雜了商業利益的宣傳塵囂其上。所以希望醫生朋友們多做做公益科普宣傳,讓正確的聲音多一些、再多一些......

  下面是關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不一定很全面,也可能不夠通俗,但我儘量用簡潔易懂的方式來回答。

  一、什麼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於中老年人群,指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肥胖等原因導致膝關節軟骨磨損,而引起的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跛行等症狀的一種疾病。

  二、原因有哪些?

  1、肥胖 下肢關節是負重關節,體重的增加與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成正比。所以對於早期的骨性關節炎,控制體重是第一條醫囑。

  2、關節的過度使用 關節軟骨指的是骨頭兩端臨近關節的部位表面的一層“脆骨”,這個軟骨基本是不能自己再生的。所以,就像機器的軸承使用多了會磨損一樣,長期體力勞動或者過量運動的人群發生骨性關節炎的機率較高。

  3、下肢力線的異常 由於先天的原因,或者小時候受過外傷,導致了下肢應力傳導偏離了正常的軸線,出現了外翻或者內翻,這樣會比正常人更常出現軟骨的磨損。

  4、年輕時有過半月板損傷

  5、不當的鍛鍊

  三、症狀有哪些?

  1、膝關節疼痛 初期較輕,如不診斷和治療會逐漸加重。

  2、膝關節腫脹 時有發生。

  3、膝關節活動受限 嚴重時可有固定屈膝畸形。

  4、畸形、跛行 隨著症狀加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會加重,伴有跛行。

  5、日常生活受累 嚴重時不能連續行走15分鐘,步行距離小於500米,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費勁。

  四、掛什麼科?

  骨科

  五、診斷標準?

  以下條件:

  1、近1個月內反覆膝關節疼痛;

  2、X線示膝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或囊變,關節周緣骨贅形成;

  3、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細胞小於2000個/ml;

  4、中老年患者(大於或等於40歲);

  5、晨僵小於或等於30分;

  6、活動時有摩擦音(感)。

  符合1+2條或1+3+5+6條或1+4+5+6條,可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六、鑑別診斷?

  類風溼性關節炎 是一種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最早常出現腕關節和手部的腫痛、活動受限或變形。侵蝕關節滑膜和軟骨。常有膝關節的嚴重外翻畸形、嚴重骨質疏鬆。

  創傷性關節炎 之前關節周圍曾有骨折病史(如脛骨平臺骨折),軟骨面的不平整,容易較年輕時出現關節炎。

  七、X線表現有哪些?

  膝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或囊變,關節周緣骨贅形成。

  八、併發症有哪些?

  常合併有膝內翻,骨質疏鬆。

  膝外翻多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但也有年輕時做過外側半月板全部切除的患者,出現關節炎合併膝外翻。

  九、吃什麼藥?

  1、非甾體消炎鎮痛藥 俗稱“止痛藥”。可對抗無菌性炎症反應,緩解疼痛。注意胃潰瘍患者禁用,餐後服用。

  2、氨基葡萄糖 可補充軟骨細胞內蛋白多糖的合成,減少軟骨細胞的損壞,延緩關節炎的病程。

  十、怎麼治療?

  階梯化治療方案。

  1、症狀較輕時:控制體重;口服藥物或(和)外用膏藥;適當鍛鍊;正規理療。

  2、藥物治療2個月無效:可考慮關節內藥物注射治療。

  3、保守治療效果差:膝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或軟骨成形術。

  4、合併膝內翻,僅為內側間室關節炎的早期病例:脛骨高位截骨術。

  5、症狀重,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大時: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部分病例可適合單髁置換術。

  十一、預後情況如何?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省著點用”。如果已經為超過一個間室(膝關節有內、外側和髕股關節三個間室)的間隙狹窄,往往最終需要行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指證取決於關節炎對自己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

  人工關節本身的“使用壽命”在20年左右。

  十二、如何護理?

  膝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地,需要助行器保護兩週,之後逐漸正常行走。

  需要行膝關節屈伸鍛鍊,大腿肌肉的鍛鍊。

  術後傷口疼痛會逐漸恢復。

  十三、功能鍛鍊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膝關節主、被動的屈伸活動鍛鍊;股四頭肌的鍛鍊。一般骨科病房和門診都配備有專業的康復理療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