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皰瘡又名黃水瘡、膿痂疹。
發病原因
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或由兩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的化膿性面板病。
表現症狀
本病:
1、夏秋季,學齡前兒童多見。
2、有接觸傳染史,或先有瘙癢性面板病。
3、發於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4、本損害為有群集傾向的綠豆至黃豆或更大的膿皰,或初起時為水皰,迅速渾濁化膿,周圍有紅暈,皰壁薄,破後露出糜爛面,乾燥後形成膿痂,常呈橘黃色,愈後無瘢痕。
5、不同程度的癢感。
6、近淋巴結腫大,廣泛者可伴發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新生兒及體弱兒童可伴發敗血症,以至死亡。
治療與護理
1、區域性治療
以保護、止癢、乾燥、抗菌為原則,適用於皮疹數目少、範圍侷限者。皰壁未破可外搽10%硫磺爐甘石洗劑,或抗菌霜劑,如百多幫、夫西地酸,日擦多次。較大膿皰,用消毒針刺破皰壁,消毒液清潔創面,再外塗抗菌軟膏。如滲液較多,可用消毒溶液溼敷。
2、全身治療
損害範圍廣泛或全身症狀較明顯者,可考慮口服或靜脈使用抗生素。
觀察及預防
1、注意清潔衛生,保護面板完整。患兒的衣服、玩具、用具等應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防止本病自體接種傳播,應避免搔抓或摩擦。若有瘙癢性面板病,應作相應處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