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腫瘤中心 主治醫師 陳楠

  50歲的馬大媽患有便祕的病史已經20餘年了,需要長期服用利便藥物才能保證正常解便;最近3個月出現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的現象,間斷伴左下腹隱痛不適;馬大媽自認為服用利便藥物不當引起的,而未去醫院檢查。但近來自感明顯乏力、體重下降,而且腹痛加重並出現少量血便,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來醫院診治。醫生了解病情後,給馬大媽做了結腸鏡檢查,提示結腸腺癌,及時住院行結腸癌根治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是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據世界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大腸癌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的發病率最高,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國家發病率較高。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包括高蛋白、高脂肪、少穀物、少蔬果的不合理膳食、身體活動減少、超重肥胖增多等),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上世紀70年代初的12/10萬增長到目前的56/10萬,升速約為每年4.2%,遠超2%的國際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常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視,當患者出現明顯臨床症狀時可能已經屬於中晚期,因此我們應該對大腸癌的臨床症狀有一個全面充分的認識,儘量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誰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

  統計顯示,在我國41-65歲人群中大腸癌發病率最高,尤其是有家族性大腸腺瘤病患者、大腸腺瘤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Crohn’s病患者、HNPCC家族史者、大腸癌的家庭成員等人群都是高發人群。對於這種高危人群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定期篩查。主要是進行大便潛血的檢查,若提示陽性再進行結腸鏡的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腫瘤。對於非高危人群怎麼辦?注意及早發現腫瘤的早期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首先是大便的改變,包括大便性狀和形狀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祕、腹瀉與便祕交替、黏液便、血便或膿血便、糞便變細等。其次就是腹痛,多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隱痛、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再次就是腹部腫塊,以右腹多見,質硬,呈條索狀或結節狀。除此之外也可全身症狀的,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表現,晚期出現黃疸、浮腫、惡病質等。對於症狀把握不清的患者,建議及早到正規醫院就醫諮詢。

  大腸癌的確診需要哪些檢查?

  各種相關檢查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腸癌的關鍵。相關檢查包括直腸指診、內鏡檢查(如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結腸鏡)、鋇灌腸X線檢查、腔內超聲檢查、CT檢查、MRI檢查、大便隱血檢查、血清癌胚抗原(CEA)測定測定等,其中的一些檢查也是大腸癌不可缺少的檢查方法,為大腸癌的術前診斷、定位、評估以及術後的隨訪等提供了可靠依據。

  得了大腸癌怎麼辦?

  不用怕,及時就醫。隨著診治技術的進步和治療的規範化,大腸癌的術後生存率不斷提高,早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中晚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也達50%。首先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尤其是正規的結、直腸專科,經過臨床醫師的全面評估,確定您大腸癌的早晚及是否有轉移。如果綜合評估後腫瘤僅侷限於結直腸區域性,您體質能夠耐受手術,首選手術;臨床醫師會根據病變部位,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如果經過評估您已經出現了肝臟及或者肺等轉移,臨床中也會根據轉移的部位、多少、大小、患者體質等,決定是否可以進行同期或者分期手術治療,以往大腸癌出現肝臟轉移已經屬於晚期,但是最新的觀點認為,如果肝臟病變能夠徹底切除,那麼患者仍然有根治可能,所以出現轉移的患者也不要輕易放棄;另外,如果您已經因為腫瘤導致腸腔狹窄出現腸梗阻的表現,那麼臨床醫師會根據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先行結腸造瘻解除梗阻。而術後,醫生也會根據病理分期、患者身體狀況等進行評估,已決定化療方案和隨訪計劃。

  大腸癌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

  手術是大腸癌的首選,但非唯一選擇。總的來說,大腸癌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其他的治療方式包括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及生物治療等。放療主要適用於直腸癌,化療主要為大腸癌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及晚期患者的治療,靶向治療目前也為晚期患者的治療,臨床證明能夠提高生存率,生物治療也為大腸癌輔助治療,但臨床效果尚不確切,另外該兩者都費用較高。

  儘管大腸癌預後叫其他腫瘤為好,但“治病不如防病”。預防大腸癌,改善飲食結構、規律生活是關鍵,多吃富含維生素、粗纖維的蔬果,少吃煙薰食品(含有亞硝酸鹽),且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專家也建議40歲有家族史者均應進入篩查序列,對於已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大腸疾病的患者,應該積極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