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中心 主任醫師 孫學軍

  痔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民間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也許有些誇張,但我國痔發病率確實非常高,據資料顯示,其發病率在30%~50%,關於痔的形成機理主要有兩種觀點:傳統觀念認為,痔是直腸下端或肛管的末梢靜脈發生迂曲、擴張而形成的隆起靜脈團。但經過研究,人們對痔又有了新的認識,痔就是肛墊,是人人都有的解剖結構。

  正常人在肛管和直腸末端的黏膜下有一種稱之為“肛墊”的特殊組織結構,它與肛門括約肌一起,有精細的閘門功能,協助肛門的正常閉合,起節制排便作用。正常情況下,肛墊疏鬆地附著在直腸肛管肌壁上,排便時受腹壓作用被推向下,排便完後藉助其自身的收縮功能,縮回到肛管內。當肛墊發生充血、肥大、鬆弛和斷裂後,其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從而逐漸下移、脫垂,並導致靜脈叢淤血和曲張,久而久之即形成痔。

  痔主要表現為大便出血、痔塊脫出、肛周疼痛、肛門瘙癢。痔分內痔、外痔、混合痔,內痔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可分為1~4度。1~2度較輕,3~4度較重。如患外痔可在肛門口摸到柔軟的小結節,單純外痔無明顯症狀,如發展成血栓性外痔時,由於血管痙攣發生劇痛,排便、咳嗽時疼痛加劇。內痔以便血和痔核脫出為主要症狀。無痛性間歇性便後鮮血是內痔的特點,也是早期症狀。出血不與糞便相混,重者出血可呈噴射狀,反覆出血可造成貧血。當內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尚可脫出至肛門外,輕者可自動縮回,如脫出比較嚴重時,須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方可回納,否則脫出的痔塊即被嵌頓。除內、外痔尚有混合痔,它具有以上兩種型別的表現。

  不同的型別的痔瘡治療方法不盡相同。諸如藥物療法、注射療法、套扎療法、冷凍療法、微波療法、射頻療法、手術療法等。一般而言,無症狀者不需要治療。1~2度者採取一般性治療多可奏效。包括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飲水、多進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防治腹瀉、溫水坐浴、保持會陰清潔、常做肛門舒縮運動、區域性使用保護黏膜的栓劑和軟膏等。當然,微波療法、射頻療法、膠圈套扎療法等也可酌情應用於1―2度內痔,但應注意防止併發症。而對於3~4度內痔、混合痔和血栓性外痔,則多數需要手術治療。手術的方式也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手術者的經驗來選擇。除以上各種療法外,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治療痔瘡的新技術――PPH手術。

  基於痔成因的新概念――肛墊下移理論,義大利Longo在1998年首先採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又稱PPH手術,它是英文“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針對脫垂和痔的治療方法”。PPH手術原理在於環狀切除痔區上方直腸粘膜組織,使用吻合器將直腸粘膜吻合使脫滑的肛墊向上懸吊,回覆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同時因切斷動脈的分支,血流量減少,使痔核逐漸萎縮。

  PPH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明顯優點。首先,PPH手術不切除肛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肛門的功能,避免了肛門狹窄、肛門失禁等併發症,其次,該手術切除位於齒線上的直腸粘膜,對肛周面板無損傷,因而術後無疼痛;同時,用吻合器環形切除粘膜後為非開放傷口,免除了術後換藥的煩惱,病人住院時間短,可很快恢復正常生活。對一些複雜性的痔,如混合痔、環狀痔、嚴重痔脫垂、脫肛等,PPH顯示了其獨特的治療優勢。尤其是重度痔瘡治療的劃時代革命。

  PPH的手術適應證為:環狀脫垂的Ⅲ、Ⅳ度內痔;反覆出血的Ⅱ度內痔;導致功能性出口處梗阻型便祕的直腸前膨出、直腸內脫垂。對於以外痔為主的混合痔、結締組織性外痔及嵌頓痔單純施行PPH手術並不適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