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誰家的孩子如果不愛吃飯,夜裡睡覺也不安穩,左鄰右舍,父母親朋都會關心地問,“是不是有‘積’了,去醫院看看,如果是積就去捏捏吧。”這可能是北京人所具有的一種習慣。的確,對久居北京的人來說,“捏積”聽法是並不陌生的,真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

  提起捏嵴療法,就要了解積證。中醫學歷代文獻中對積證的記載很多,是一種嚴重影響小兒身體健康的病症,又是兒科四大證之一。

  引起積證的原因主要以飲食不節和病後失調,造成脾胃功能失調。由於小兒臟腑嬌嫩,脾胃功能較成人薄弱,小兒不知寒熱飢飽,加之許多孩子家長怕自己的孩子發育慢,使孩子對一些食物(如生冷油膩和甜食)暴飲過量,造成這些食物停滯中焦,損傷了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積證。

  另外,腸寄生蟲病和驚嚇也是造成積證的原因。常見的積證一般可分為四種,即乳積、食積、痞積、疳積等。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除飲食過量損傷脾胃造成乳食積滯外,病後失調或過用寒涼藥物也可損傷脾胃功能,使乳食物不得消化,也可造成食積。主要症狀可見到不思飲食,噁心嘔吐,身熱口渴,睡臥不安,便祕或腹瀉腹部疼痛,舌苔厚膩,指紋青紫。

  如果積滯日久,未得及時治療,使脾胃虧損,氣機不暢。食滯與痰溼氣血相搏而成痞塊,出現面黃肌瘦,頭大頸細,頭髮乾枯如穗,腹大青筋,腹內痞塊,肚腹堅硬疼痛,時有低熱,荅白,指紋青或淡。疳積是在前者未得及時治療損傷元氣,積滯日久,熱傷真陰而成疳積。

  古人認為“積為疳之母”,所以有積不治而成疳,又有治積不下久而髒虛成疳尤重。總的來說,疳積是小兒脾胃虛極,氣血損傷而成。出現形體日漸消瘦,肚腹日漸膨大,身熱睏倦喜臥,面黃肌瘦,乳食懶進,嗜吃泥土,有時嘔吐,口乾煩躁,胸膈痞悶牙齦出血潰爛,甚則穿腮落齒,大便粘臭或頻頻作瀉,完谷不化,下身浮腫。舌苔薄質淡,指紋淡。

  對以上諸症的治療,以捏嵴為主,以藥物為輔。

  方法是使患兒伏臥在床上脫去上衣,露出整個背部,應力求臥平臥正。術者應立於患者左側背後,兩手半握拳,二食指低抵嵴骨之上(督脈之處)兩拇指垂直,自尾骨端的長強穴沿督脈向上捏拿至大椎穴,共捏六次,捏第四次時向上捏提一次,捏完後在兩腎俞穴按摩2-3下即可。

  所謂捏拿,實際上是推、捏、拿三種手法的綜合療法。是在推的過程中進行捏拿。其中以推最為主要,在整個捏積過程中,推捏拿三種手法必須配合協調,用力柔和連續,要均勻,在臨床上對於虛弱小兒和甚小的患兒,手法宜輕柔,捏拿時次數可多幾次。

  因為督脈主一身之陽,各臟腑的經脈都與督脈相連,督脈不通,則諸脈不通。又因督脈旁開一寸是各臟腑的俞穴,督脈屬陽主氣,任脈屬陰主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通則統血而行。因此,捏拿督脈能夠疏通督脈的陽氣,使陽氣得以統血而行,從而達到氣血旺盛、臟腑功能調節的目的。

  同時捏拿還能刺激各臟腑的俞穴,即使臟腑氣血陰陽和脾胃腸的功能得到調節,也使積滯在胃腸內的積食活動而通過大腸排到體外。從而消除胃腸內的積滯。若患兒目盲,目澀,白膜遮睛,口角糜爛,鼻下紅赤,口部疳者推捏至風府穴。

  捏嵴療法雖然操作簡便,容易拿握,但我們也應瞭解其適應範圍,凡出生後一天直到十六歲,及十四歲以下沒有來月經的女孩子均可操作。但有高熱、驚厥和其它急性傳染性疾病,以及患嚴重心臟病者不宜捏拿。此外,嵴背面板有感染的患者也不得施以此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