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男科 主治醫師 王鴻祥

  案例:我叫張強,今年34歲,是1名大學教師,半年前太太為我生了個女兒,而我當時也在產房陪產,看到那血淋淋的場面,聽到妻子因劇痛而發出的嘶吼,我有點嚇懵了。儘管胃裡泛著一陣陣的噁心,我還是堅持親自為孩子剪斷了臍帶。但是,自那之後,我便不斷的回憶起太太分娩時的場景,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那個時候”……。起初我以為只是受了驚嚇,過段時間便會好的,但是現在半年過去了,情況一點也沒有好轉,對性生活始終提不起興趣,即便是妻子主動的時候,勉強行事也都以失敗告終。更可怕的是,最近我只要一閉上眼,就會看到孩子的頭從產道出來的場景,有時甚至在夢中驚醒。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和工作,太太即為我擔憂,又感到無奈。我發了帖子到網上,發現和我一樣情況的先生不在少數。難道我們都得了精神病嗎,以後都要過這樣的生活了嗎?期待著您的指點!

  專家解答:

  張先生,你好。你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之為“陪產後遺症”,主要是由於陪產時的恐懼心理造成的。

  丈夫陪產最早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而今陪伴妻子分娩,親手為新生的嬰兒剪斷臍帶,已逐漸成為一種表達愛心的時尚。據瞭解,如今歐洲近九成的丈夫都會陪太太入產房。雖然分娩時有丈夫陪伴可緩解妻子的緊張與痛苦,有利於加快產程,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陪產可能是把雙刃劍。

  日本某保健機構進行了相關調查後發現,約50%的男性親眼目睹了妻子的分娩過程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性慾減退,嚴重者甚至出現了勃起功能障礙。而大多數經歷過陪產並親手剪斷臍帶的男性均表示,當時那一刻的確讓他們感到害怕,以至於不敢再接近自己的妻子。而對於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以及與本身膽子大小的相關性。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目睹分娩時的害怕並非取決於膽大還是膽小,因此無法做到準確預判。而出現這種恐懼心理的原因可能是:1)丈夫本身心理承受能力較弱;2)分娩過程中妻子糟糕的形象;3)血淋淋的分娩場面;4)妻子因痛苦而歇斯底里的吼叫等。

  對於不瞭解醫學知識的丈夫們來說,這些均可使他們產生恐懼抑鬱心理,甚至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這些男性大多對自己將會看到的情形沒有心理準備,當他們看到胎兒的頭從女性陰道中擠出時,看到妻子因為痛苦而扭曲的面孔後,便產生了害怕的心理反應,嚴重者可能會在日後的性生活中強迫性地不斷回憶起分娩時的場景,尤其是嬰兒的腦袋從產道中出來的那一刻,使他們對妻子產生異樣的感覺,大大降低了妻子在他們眼中的性吸引力,嚴重地打消他們的性興致,情況嚴重的會直接影響到夫妻間的感情。而造成性慾減退的原因則可能是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從女性陰部出生的“恐怖”場景破壞了男人們對於女性生殖器和性的美好幻想,造成對性生活的恐懼。如果這種恐懼造成的性慾減退持續而無法消除,則可能最終演變成“性厭惡”。“性厭惡”是指患者對性活動或性想法的一種持續性憎惡反應,迴避與性夥伴的所有的生殖器接觸。

  一旦出現了“陪產後遺症”,要儘快走出恐懼的陰影。一方面,要積極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適當的心理治療,如催眠療法等來消除恐懼心理。如出現了明顯性慾減退或勃起功能障礙,也不能完全排除同時合併器質性疾病的可能。通過血清性激素和勃起功能檢測等排除器質性疾病後,主要還是依靠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妻子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於丈夫的性慾減退或勃起功能障礙不可一味指責,應以鼓勵安慰為主。即使丈夫出現了性厭惡症狀,也一定要予以諒解,否則會加重病情。治療上除了心理輔導外,還可由妻子配合進行“性感集中訓練”。治療期間,妻子對丈夫某些性慾改善的現象要熱情鼓勵;丈夫也可告訴妻子自己的一些性要求。當丈夫出現不適症狀時,不要勉強行事,可暫停下來,予以安慰。

  通過上述心理治療和“性感集中訓練”,絕大部分男性均可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重現和諧的性生活。

  同時,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丈夫們可在妻子分娩時選擇在產房外“靜候佳音”。如堅持要在最後時刻守護在妻子身邊,則需注意以下三點:(1)接受產前系統培訓。陪產前一定要接受系統的孕期教育,瞭解分娩時妻子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全面掌握分娩中支援和安慰妻子的技巧。(2)心理評估。主動與產科醫生進行溝通,打消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恐懼心理。對於心理素質較差或有“暈血”的丈夫,建議心理諮詢,由專業醫師來評估心理狀況是否適合陪產。(3)陪產技巧。運用培訓時學到的技巧,站在妻子身邊,握住妻子的手,每次宮縮結束時,都應說一些鼓勵的話,比如“別害怕”、“加油”、“你能做到”等。產婦受到鼓舞以後,會更有信心。寶寶出來後,無論男女,丈夫不可太得意忘形或者失望沮喪,要立即感謝妻子,安慰她好好休息。

  而妻子也不應該勉強要求丈夫陪產,並不是所有陪產的丈夫都會成為好爸爸和好丈夫,不陪產的準爸爸對孩子的愛也不會大打折扣,應根據丈夫的實際身體和心理狀況而定。此外,如果丈夫陪產後出現心理或生理障礙,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接受心理輔導,以免為日後的生活埋下隱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