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曹音

  有研究表明,內向的性格是很多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且不利於疾病的預後。內向性格和精神疾病也有關係。一般內向的人,因為平時不太習慣與他人傾訴和求助,有什麼事常常獨自承受和處理,時間一長,不良情緒長期積蓄,就容易導致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

  那是不是說,只要變成外向的人就不會得抑鬱症呢?當然不是!臨床上,我們經常見到一些患者和家屬,因為誤解了性格與抑鬱之間的關係,對診斷表示疑惑。例如,一些原來性格外向的患者對自己得了抑鬱症表示難以置信:“醫生,我這麼開朗的人怎麼會得抑鬱症呢?”家屬們也很不理解:“醫生,你肯定診斷錯了吧?!我們家的性格不要太外向哦,整天說說笑笑,誰抑鬱都輪不上她啊!”。要知道,性格只是抑鬱症的影響因素之一,並不是決定因素。性格與抑鬱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內向的人得病的風險高些,外向的人得病的風險低些,但並不會因為性格內向就抑鬱,或者因為性格外向而對抑鬱症“免疫”。因為除了性格,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比如遺傳、環境、社會心理應激等等。因此,專家們常說,抑鬱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外向性格只是降低了抑鬱症的發生風險,但並不是“護身符”。

  另外,性格也不是想變就能變的。它是人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和後天的成長環境相互作用下,在漫長的歲月裡逐漸形成的。所以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想要改變性格,真的非常困難!更需要說明的是,其實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而已。擁有內向性格的人,相對情感更細膩,更善於傾聽和觀察,能敏感地體察他人的需求;可能相對更專注,容易在需要沉下心努力鑽研的工作中獲得成績等等。而外向性格的人,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當外向性格的人真的情緒低落,想和他人“訴衷腸”時,別人會覺得ta在開玩笑,這時ta就會有強烈的身處孤島的無助感,覺得沒有人可以理解ta。有時為了維持自己一貫的開朗印象,Ta會不敢去求助,只好帶著微笑的面具,獨自揹著沉重壓抑的情緒,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微笑型抑鬱”;而別人也會因為意識不到ta的問題而錯過了提供幫助的最好時機。

  因此,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性格,當有情緒問題時,能夠及時察覺,並積極尋求專業幫助是最重要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把抑鬱症稱為“黑狗”,並以親身體驗告訴公眾:“要是‘黑狗’開始咬你,千萬不要置之不理,要是嚴重的徵象已經持續了數週,而且還有自殺念頭的話,那就該趕快去看醫生。”

  所以,當你覺得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能緩解低落的情緒時,請來找專業人士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