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張國瑞

  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眾多,大多合併有其他疾病,而並非孤立存在。對於既往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壓應該如何管理,這是很多合併腦血管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我國高血壓指南詳細闡述高血壓合併腦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有效降壓。

  一、腦血管疾病分類及臨床表現

  腦血管病,又稱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腦卒中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中的高血壓患者。腦卒中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腦卒中的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嚴重影響社會、家庭穩定及患者的生存質量,給社會和眾多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痛苦。卒中的主要症狀包括: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痺、眼球震顫、吞嚥困難、共濟失調、眩暈等;或肢體無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覺障礙;單側肢體運動不靈活;語言障礙,說話不利索;記憶力下降;看物體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轉動不靈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調,站立不穩;意識障礙;頭痛或者噁心嘔吐;頭暈、耳鳴等等。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二、高血壓合併腦血管疾病降壓策略

  對於病情穩定的腦卒中合併高血壓患者,應進行積極的常規降壓治療。對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男性或女性、任何年齡的患者均應給予降壓治療。但對雙側頸動脈或顱內動脈嚴重狹窄患者、嚴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應謹慎降壓治療。降壓藥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血壓水平與不良反應,根據患者耐受性調整降壓藥及其劑量。如出現頭暈等明顯不良反應的,應減少劑量或停用降壓藥。儘可能將血壓控制在安全範圍(160/100mmHg以內),最終控制在140/90mmHg。同時綜合干預有關危險因素及處理並存的臨床疾患,如抗血小板治療、調脂治療、降糖治療、心律失常處理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前血壓應控制在<180/110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 24 小時內血壓升高的患者應謹慎處理,應先處理緊張焦慮,疼痛,噁心嘔吐以及顱內壓升高等情況。若收縮壓≥200mmHg 或舒張壓≥110mmHg,或伴有嚴重心功能不全、主動脈夾層、高血壓腦病者,應予降壓治療,可選用拉貝洛爾等、尼卡地平等藥物治療,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