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膀胱癌?
通俗來說,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於膀胱腔內,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膀胱的粘膜上皮細胞稱作尿路上皮細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稱作尿路上皮癌,佔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見的一類膀胱癌。
二、膀胱癌的症狀是什麼?
膀胱癌可以引發一些輕度的症狀,有時人們容易忽視這些症狀,這些症狀包括: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尤其是間歇全程無痛性血尿,可表現為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血尿出現時間及出血量與腫瘤惡性程度、分期、大小、數目、形態並不一致。據報道表現為肉眼血尿的膀胱癌發病率為17%~18.9%,鏡下血尿的膀胱癌發病率為4.8%~6%。無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主要的徵兆,幾乎所有的膀胱癌患者都是先出現這一訊號。若能抓住這一訊號,及時進行檢查,就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
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和盆腔疼痛為首發表現,為膀胱癌另一類常見的症狀,腫瘤常由於合併感染或腫瘤破潰的刺激而使膀胱肌肉痙攣,使膀胱刺激症狀更明顯。常與瀰漫性原位癌或浸潤性膀胱癌有關,而Ta、T1期腫瘤無此類症狀。
其他症狀還包括輸尿管梗阻所致腰脅部疼痛、下肢水腫、盆腔包塊、尿瀦留。有的患者就診時即表現為體重減輕、腎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為晚期症狀。
注意:以上這些症狀不一定是膀胱癌引起的,但是如果您有這些症狀,應該及時就醫進行診查治療。
三、是否有診斷膀胱癌的檢查呢?
是的。醫生可以用不同型別的檢查來診斷膀胱癌。
1、超聲檢查
隨著高解析度的超聲探頭的出現,超聲檢查膀胱和上尿路的影像水平不斷提 高,且不需要使用造影劑,超聲作為一線檢查方法,在診斷泌尿系統疾病方面應用越來越廣泛。經腹部超聲診斷膀胱癌的敏感性為63~98% ,特異性為 99%。可以同時檢查腎臟、輸尿管和腹部其他臟器。經直腸超聲顯示膀胱三角區、膀胱頸和前列腺較清楚。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還可顯示腫瘤基底部血流訊號,但膀胱腫瘤血流徵象對術前腫瘤分期、分級幫助不大。
2、CT檢查
CT在診斷膀胱腫瘤和評估膀胱癌浸潤範圍 (特別是顯示膀胱外腫瘤浸潤)方面有一定價值。 如果膀胱鏡發現腫瘤為廣基無蒂、惡性度高、有肌層浸潤的可能時可行 CT 檢查,以瞭解腫瘤的浸潤範圍。近年來,多排螺旋 CT 解析度大大提高,可以發現較小腫瘤(1 ~5mm),但是原位癌仍不易被發現。不能很好的瞭解輸尿管情況,不能準確區分非肌層浸潤膀胱癌 (Ta l)和 T2 期膀胱癌,不能區分腫大淋巴結是轉移還是炎症,既往有腫瘤切除史者可因區域性炎疲反應所致的假象而造成分期過高。但患者若存在尿道狹窄或膀胱有活動性出血不能進行膀胱鏡檢查, CT 有其優越性。 CTU(CT 泌尿道成像)可替代傳統 IVU 檢查,可提供更多的檢查資訊,而缺點是更多的射線暴露量。
3、尿脫落細胞學檢查
尿脫落細胞學檢查是膀胱癌診斷和術後隨診的主要方法之一。尿標本的採集一般是通過自然排尿,也可以通過膀胱沖洗,這樣能得到更多的癌細胞,利於提高診斷率。
尿液標本採集的注意事項:
①標本必須新鮮,泌尿系統脫落的上皮細胞在尿液中易退化變性或自溶。但晨起第一次尿由於細胞溶解比率高而不適合進行尿細胞學的檢查。
②防止各種汙染:除要求盛尿容器清潔以外,防止陰道分泌物、尿液被外源物質(如潤滑劑)汙染。
③留取標本的量要充足,一般不少於50ml。
優點
①安全,病人痛苦少,無不良反應可多次重複取材;
②所需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可用於普查;
③癌細胞檢出率較高,尤其對早期癌;
④採集的細胞代表範圍較大的粘膜脫落細胞,如腎盂、輸尿管和傍胱的癌細胞均能在尿液細胞學塗片中檢出。
缺點
①有一定的誤診率,仍有10-40%假陰性。
②細胞學診斷往往不能確定腫瘤的具體部位,需結合其它方法,例如尿液中發出癌細胞時,不能確定病變在腎盂還是膀胱,需結合活檢或X線等確診。
③有時不易對癌細胞做出明確組織分型。
尿細胞學陽性意味著泌尿道的任何部分,包括: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存在尿路上皮癌的可能。尿細胞學檢測膀胱癌的敏感性為13%~75%,特異性為85%~100%。敏感性與癌細胞惡性分級密切相關,分級低的膀胱癌敏感性較低,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細胞分化較好,其特徵與正常細胞相似,不易鑑別,另一方面由於癌細胞之間黏結相對緊密,沒有足夠多的癌細胞脫落到尿中而被檢測到,所以尿細胞學陰性並不能排除低級別尿路上皮癌的存在;相反,分級高的膀胱癌或原位癌,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尿標本中癌細胞數量少、細胞的不典型或退行性變、泌尿系感染、結石、膀胱灌注治療和檢查者的技術差異等因素會影響尿細胞學檢查結果。
4、尿液膀胱癌標記物
為了提高無創檢測膀胱癌的水平,尿液膀胱癌標記物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關注,美國FDA已經批准將BTAstat、BTAtrak、NMP22、FDP、ImmunoCyt和FISH用於膀胱癌的檢測。其他還有許多的標記物,如:端粒酶、存活素 (survivin)、微衛星分析、CYFRA21-1和LewisX等,在檢測膀胱癌的臨床研究中顯示了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國內有學者研究顯示尿液纖維連線蛋白( Fibronectin) 有助於鑑別肌層浸潤性膀脫癌,聯合尿液纖維連線蛋白與尿肌配比值可用於預測術後腫瘤的殘留。雖然大部分尿液膀胱癌標記物顯示出了較高的敏感性,但是其特異性卻普遍低於尿細胞學檢查,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種理想的標記物能夠取代膀胱鏡和尿細胞學檢查而對膀胱癌的診斷、治療、術後隨診和預後等方面做出足夠的判斷。相信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尿液膀胱癌標記物的研究和應用前景是光明的。
5、膀胱鏡檢查和活檢
當病人出現了排尿異常訊號,特別是無痛性肉眼血尿,或反覆發現鏡下血尿,應該接受膀胱鏡檢查。膀胱鏡檢查是手術前唯一可以確診膀胱癌的手段。通過膀胱鏡檢查可以明確膀胱腫瘤的數目、大小、形態(乳頭狀的或廣基的)、部位以及周圍膀胱粘膜的異常情況,同時可以對腫瘤和可疑病變進行活檢以明確病理診斷。如有條件,建議使用軟性膀胱鏡檢查,與硬性膀胱鏡相比,該方法具有損傷小、視野無盲區、相對舒適等優點。
膀胱腫瘤通常是多灶性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可以伴有原位癌或發育不良,表現為類似炎症的淡紅色絨毛樣的粘膜改變,也可以完全表現為正常。
不建議對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正常膀胱粘膜實行常規的隨機活檢或選擇性活檢,因為發現原位癌的可能性很低(小於2%),特別是對於那些低風險的膀胱癌。但當尿脫落細胞學檢查陽性或膀胱粘膜表現異常時,建議行選擇性活檢,以明確診斷和了解腫瘤範圍。在尿細胞學檢查陽性而膀胱粘膜表現為正常、懷疑有原位癌存在時,應考慮行隨機活檢。如果膀胱腫瘤為原位癌、多發性癌或者腫瘤位於膀胱三角區或頸部時,併發前列腺部尿道癌的危險性增加,建議行前列腺部尿道活檢,此外,尿細胞學陽性或前列腺部尿道粘膜表現異常時,也應行該部位的活檢。
6、泌尿系統平片和靜脈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統平片及靜脈尿路造影檢查一直被視為膀胱癌患者的常規檢查,以期發現並存的上尿路腫瘤。但初步診斷時此項檢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置疑,因為其獲得的重要資訊量較少。一組793例膀胱腫瘤患者上尿路腫瘤發生率僅有1.1%(9例),而IVU只對6例做出診斷。泌尿系統CT成像(CTU)可替代傳統IVU檢查,可提供更多的檢查資訊,並對泌尿上皮腫瘤具有更高的診斷準確率,而缺點是更多的射線暴露量。
7、MRI檢查
傳統MRI對膀胱癌檢查並無明顯優越之處。MRI檢查膀胱,T1加權像尿呈極低訊號,膀胱壁為低至中度訊號,而膀胱周圍脂肪為高訊號。T1加權像有助於檢查擴散至鄰近脂肪的腫瘤、淋巴結轉移以及骨轉移情況,甚至可評價除前列腺以外的鄰近器官受侵犯情況。T2加權像尿液呈高訊號,正常逼尿肌呈低訊號,而大多數膀胱癌為中等訊號。低訊號的逼尿肌下方的腫瘤出現中斷現象提示肌層浸潤。因此,MRI有助於腫瘤分期。動態MRI在顯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以及肌層侵犯程度方面準確性高於CT或非增強MRI。由於膀胱腫瘤的平均表觀彌散係數(ADC)較周圍組織低,彌散加權成像(DWI)能更好的對腫瘤的T分期進行術前評估,且在可能在評估腫瘤侵犯周圍組織中有價值。在分期方面,MRI 優於CT,準確性分別為 78~90%和 67~85%。在檢測有無骨轉移時MRI敏感性遠高於CT,甚至高於核素骨掃描。
8、骨掃描
一般不做常規使用。只在浸潤性腫瘤患者出現骨痛,懷疑有骨轉移時使用。
9、胸部檢查
術前應常規作胸部 線檢查, 瞭解有無肺部轉移。對肺部轉移最敏感的檢查方 法是胸部 CT。
10、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一般不用於診斷,因示蹤劑FDG(氟脫氧葡萄糖)經腎臟排泌入膀胱會影響對較小腫瘤的診斷,而且費用較高,限制了其應用。目前已有使用新型示蹤劑(如膽鹼、蛋氨酸、乙酸)的報道, 11C-膽鹼和 11C-乙酸均不經泌尿系統排洩,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對膀胱腫瘤顯像的干擾。 有限的資料顯示11C-膽鹼和11C-乙酸可能是檢測淋巴結轉移的一種很有前途的示蹤劑,但還需進一步證實。目前認為PET/CT 診斷 淋巴結轉移的準確率優於 CT和 MRI。在骨轉移瘤診斷方面PET/CT 尚不能取代 MRI 和核素骨掃描。
四、哪些人容易得膀胱腫瘤,需要特別注意
吸菸者,有接觸染料的工人,以及下列經常接觸以下物質的人員:香料、橡膠、皮革、紡織印染、電纜、油漆、燃料、焦油、農藥、印刷、司爐、電料、產煤、畫家、鋁業工人等。這些就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體檢,如出現血尿需要及時就診。
膀胱癌得以早期確診與否對病人的預後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和確診膀胱癌呢?應該循序漸進遵循四條口訣,即:排尿異常應警惕,腫瘤初篩尿分析,確診通過膀胱鏡,全面估價靠影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