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王東昇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醫療技術的提升也日新月異,許多“不治之症”在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之下也出現了利好轉變,但胃癌是個例外。

  據2014年全國小腸疾病大會暨重慶內鏡論壇的報告指出:我國早期消化道癌症的發現率不足10%,遠遠低於日本的70%和韓國的50%。原因是早期胃癌沒有症狀,一旦有症狀時,已是中晚期,以致於患者的治療效果差,後期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大幅降低。

  因此,早期發現腫瘤十分重要,而定期通過胃腸鏡篩查可以提高消化道癌症的發現率,尤其是以下7大胃癌高危人群最好定期做胃鏡檢查。

  胃癌癌前病變患者

  胃癌癌前病變是指具有胃癌易變傾向的良性疾病,常見的有:

  1、慢性萎縮性胃炎

  它是最常見的一種癌前病變,其發生胃癌的機率可以高達10%。

  2、慢性胃潰瘍,癌變率一般不足3%

  若近期潰瘍症狀的規律性改變、程度加重,並出現食慾減退、嘔吐、進行性消瘦,則應注意是否發生癌變。

  3、胃息肉

  一般認為,直徑>2cm,多發且基底較寬的息肉癌變率高。

  4、接受過胃部分切除手術者

  大量資料表明,胃部分切除術後殘胃發生癌的危險性會增加0.3%-10%。

  5、其他癌前病變

  如巨大胃黏膜肥厚症,疣狀胃炎等。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與胃癌死亡率呈明顯正相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可能使患胃癌的機率增加2.7-12倍。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所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人類Ⅰ類致癌原。

  有不良飲食習慣者

  平常生活中的不良飲食習慣,如飲食不規律,吃黴變食物,吃飯速度快,喜食醃製、熏製食品,高鹽飲食、少食新鮮蔬菜等,均會導致胃部出現不適。人們常將這些不適症狀當作是普通胃部炎症不加重視,以至於病情逐漸惡化直至變成胃癌。

  長期酗酒及吸菸者

  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可以刺激胃黏膜,使黏膜細胞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胃癌。

  而酒精還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所以,如果飲酒的同時吸菸,危害性更大。

  精神受刺激和愛生悶氣者在胃癌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中,發現生悶氣、精神受刺激、長期抑鬱者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升高。調查發現,將近一成的胃癌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過負性生活事件的打擊。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胃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家族發病率高於普通人群2-3倍。調查發現,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即父母和親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

  某些特殊職業者研究表明,常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等環境中的工人,以及金屬行業工人,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升高。

  愛為康護胃小貼士

  預防胃癌發生,高危人群應儘量避免或減少自身所面臨的各種致癌因素,降低發病率。早發現、早治療、早診斷,這是胃部疾病篩查與診治,尤其是胃癌防治的唯一有效途徑。

  請大家平時多注意胃部的疾病訊號,並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一旦發現不良病灶,應儘早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