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住院醫師 楊磊

  老趙今年該退休了,他為退休後的生活做了精心安排。沒想到,一天早晨下床後,老趙忽然覺得兩條腿發緊、發麻,也沒在意。但隨著時間推移,病情不僅沒減輕,反而越來越重,一個月後走路都有些費力了。於是去醫院檢查、拍片後,醫生告訴他,他患了頸椎病,得吃藥和理療。還說,經過這些治療效果不好時,就得考慮做手術。

  頸椎病的折磨讓老趙很沮喪,還可能需要手術更讓老趙害怕。但沮喪也罷,害怕也罷,該怎麼治還得怎麼治。只是吃藥加理療一個多月後,沒有什麼明顯的好轉。醫生建議手術。老趙很矛盾,回家後心情就不好,常和老伴、兒女發火。

  這天,兒子回家後對老趙說,他同事的爸爸也是頸椎病,讓一個姓王的老頭“扳脖子”給扳好了兒子和老伴勸他試試,老趙本來覺得“扳脖子”挺可怕的,但想想要做手術時就同意了。次日中午,兒子就把王老頭請到家裡。請王老頭吃過豐盛的午餐,又喝了一會兒茶,王老頭就開始給老趙“扳脖子”。

  其實很簡單,就讓老趙坐在椅子上,王老頭一邊給老趙按摩著脖子一邊和他聊天,然後趁老趙不留意,忽然發力,把老趙的脖子狠勁板了一下,老趙竟然可以聽見脖子裡面“喀嚓”響了一聲。然後王老頭就問老趙是不是感覺好了一些。老趙試試,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王老頭說,過兩天感覺就會明顯了。

  王老頭走後,老趙就上床躺下。大約2小時後。老伴不放心。到臥室看他,叫他不應,再仔細一看。嘴脣都已經紫了。老伴趕緊給120打電話,幸虧120及時將老趙送到了醫院,由於搶救及時,終於轉危為安。  這次意外讓老趙的兒子懊悔不已父親出院後,兒子特地去醫院向醫生諮詢頸椎病的有關問題和“扳脖子”後,父親為什麼出現這麼危險的情況。醫生耐心地向小趙做了解釋。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化導致上、下椎體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脊髓或推動脈而造成的一系列症狀,可分為脊神經根型、脊髓型和推動脈型。

  三型的症狀不同,治療上也有差別。脊神經根型是增生的骨質壓迫神經根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脖子和肩膀酸脹、疼痛,有時出現手指麻木、活動不靈等,可採用頭部牽引、理療、制動(固定脖子)、藥物、小針刀或手術治療。推動脈型是增生骨質壓迫供應大腦的推動脈,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狀是頭痛、頭暈,有時還有噁心、耳聾、視物不清等,有時頭後仰、側偏或旋轉時會突然意識消失。

  治療措施除了制動、消炎和止疼外,還需治療動脈硬化,也可行小針刀治療,嚴重時需要手術。而脊髓型,也就是你父親患的這一種,是增生骨質向椎管裡面生長,壓迫脊髓引起的。症狀是一側或兩側下肢發緊、發麻,慢慢會出現無力、軟弱,甚至行走困難。如果繼續發展,會出現上肢麻木,手無力,嚴重者會出現四肢癱瘓,臥床不起,不能小便等。脊髓型的治療方法有制動、理療和藥物治療等,嚴重時需進行手術。但一般不能應用牽引,因為牽引可能加重症狀。

  你父親出現的這種危險情況,可能就是因為‘扳脖子’造成區域性損傷。出觀炎症和水腫,然後壓迫了頸椎上方的延髓呼吸中樞,而造成了呼吸減弱甚至停止。如果不是發現及時,會出現不堪設想的後果。所以說,頸椎病患者,還是應該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隨意找人‘扳脖子’是很危險的。”

  兒子回家把醫生的話講給父親聽,一家人商量後決定按醫生的建議接受手術。手術後不久,老趙就基本恢復了。現在,退休了的老趙已經是老年大學的網球明星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