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陳自佳

  癲癇是兒科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短暫腦功能障礙為特徵的慢性腦部疾病,有突然發生、反覆發作的特點。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肌肉抽搐、意識、感覺及情感等方面短暫異常。75%發生於14歲以下兒童,主要病因有遺傳因素、腦部損傷和代謝性疾病三方面。
  兒童良性癲癇又稱為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部分性癲癇綜合徵之一,發病年齡在3~13歲,5~10歲為發病高峰,一般15~17歲消失。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該病70~80%發生於睡眠中。大多數表現為一側舌、脣、面頰內側感覺異常,一側口角陣攣性抽動,伴有該側面部肌肉抽搐,同側上肢也有抽動,偶爾伴隨同側下肢抽搐。約半數患兒發作初期伴有流涎、發聲障礙。部分患兒全身抽動,僅少數患兒表現為全身性發作。腦電圖表現:發作間期背景活動正常。清醒期一側性或雙側性感覺-運動皮層散在可見棘波或棘慢複合波發放,相當於中央、頂、中顳區,雙側時可同步或不同步發放,亦可波及到其他腦區如枕區或額區的少量放電。入睡後放電明顯增多,有時放電頻繁程度可掩蓋正常的睡眠腦波,無法進行分期。因此,對於兒童可疑病例的睡眠腦電圖描記非常重要。
  起病前後患兒智慧發育正常,神經系統和神經影像學檢查正常。這種病具有自限性,青春期前大多數可完全緩解。發作次數少可以不用治療。反覆發作可採用藥物治療。此類患者不論發作是否頻繁,是否治療及時,發作均在青春期前後停止,腦電圖亦隨之恢復正常。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