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推拿科 主治醫師 李志貴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早晨起床下地,腳後跟瞬間疼痛難忍,步履維艱,忍受著足這種痛苦。尤其是中老年肥胖人群偏多,更易發生。這時候絕大多數病人開始想是不是腳後跟長了骨刺呢?於是乎開始頻繁的更換鞋,雖然時有好轉,但是沒有徹底解除病根。
  其實腳跟痛不一定是腳”的問題,我在臨床中治療足跟痛患者,大部分都是在通督正脊整體理念指導下,從腰和骨盆論治。
  為什麼這樣說呢。病人也常有這樣的疑惑“大夫,我腳後跟痛,你怎麼給我治療腰呢”?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足少陰腎經循行通過腳後跟”,因此腳後跟疼痛患者平時服用六味地黃丸也會得到改善。
  跟骨(俗稱腳後跟)淺層有足底筋膜保護,深層有強壯的韌帶、肌腱等軟組織附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全身的骨骼開始逐漸老化,與此同時筋膜、韌帶、肌腱彈性減弱。
  腳後跟痛究竟是怎麼回事?
  當我的體重超標時,再加上長期久站、爬坡、跑步等等,導致身體力學負重不平衡,使用不當,都會加速本身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的損傷進度,最後就只能依靠足底筋膜來應付突如其來的應力,久而久之足底筋膜發炎。如果長時間腳後跟不著地,處於炎症期且彈性已減弱變差的筋膜無法承擔身體的重量,便出現腳後跟針刺樣的痛感。歸根到底,臨床中足跟痛的原因多以足底筋膜炎症所引起。

  腳後跟痛自我緩解五步治療法:
  1、適度休息為宜
  當我們早上醒來下床時,頻繁出現腳後跟疼痛,不能著地,很多人最遲只有單側足跟痛,仍然快走、跑步、爬山等等加速足底筋膜損傷的運動,試圖通過運動來減輕疼痛,其實不然,這樣下去會導致健側腳的力學也發生變化,就診時已經演變成雙側足跟都疼痛了。
  2、選擇合適的鞋子
  當我們的鞋底腳跟處磨損嚴重、鞋子太小過緊需要及時更換,以防無法緩衝足弓的力量。
  3、用力掰腳趾
  可以採取坐位,自己用雙手握住患者腳趾頭,用力向上向後牽拉,直到感覺小腿後側和足底的筋牽拉開為止,掰最大角度時停留20~30s,然後放鬆。5次為一組,每天早上或睡前各2~3組。
  4、手指點穴
  點揉患足太溪穴、崑崙穴、承山穴,可以對足跟痛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每穴點揉3到5分鐘為宜,力度適中,以患者耐受為度,糖尿病患者點穴時手法一定要輕揉為主。
  5、適度減肥
  適度減肥,可以減少人體自身重力對足部所承受的負荷。
  以上五種方法可以同時運用,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理,90%的足跟痛可以得到解決。
  如果您持續腳後跟痛有時候還伴有麻木不適等症狀,通過上述方法不能緩解,這時候可能您的骨盆已經發生偏歪了,嚴重者椎間盤已經不知不覺“突出”了,這也是身體向我們提前發出的預警,您就該找專業醫師為您診治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