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劉荔

  一、何謂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因其發病率高,民間有“十人九胃”之說。

  二、常見慢性胃炎的分類

  1、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型別。而且病程纏綿,易反覆發作,如不及時治療,極易進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2、糜爛性胃炎:又稱疣狀胃炎或痘疹狀胃炎。臨床上發生癌變的機率最高。

  3、萎縮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本病病程較長,進展緩慢,在其病變過程中常出現胃出血、胃潰瘍、貧血、胃癌等併發症,並癌變的機率很高。

  4、肥厚性胃炎:以胃粘膜皺襞顯著肥厚如腦回狀為特徵,好發於胃底和胃體,局灶性或瀰漫性。常伴原因不明的低蛋白血癥。

  5、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於從膽囊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和其它腸液混合,通過幽門,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從而產生的炎症性病變。

  6、胃竇炎:是指侷限於胃竇部的一種慢性炎症。

  三、慢性胃炎常見發病原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目前有學者認為,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95%。

  2、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飢飽失常,過食辛辣、醃漬、燒烤、油炸、黴變食品,破壞胃粘膜。

  3、刺激性物質:如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4、藥物:某些藥物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5、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口腔、咽部帶有病菌的分泌物進入胃內,破壞胃粘膜。

  6、膽汁反流: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7、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現代醫學認為,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而發生慢性胃炎。

  8、環境因素:如環境改變,氣候變化,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產生胃炎。

  四、慢性胃炎常見臨床表現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1、淺表性胃炎:常見症狀有慢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腹脹,噯氣,食慾不振,反酸,噁心嘔吐,乏力,便祕或腹瀉,且病程纏綿,易反覆發作。

  2、糜爛性胃炎: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3、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症狀,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症狀常常反覆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於進食過程中或餐後,多數位於上腹部、臍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為劇烈絞痛。

  4、胃竇炎:表現為上腹部撐脹感感,隱痛或劇痛,常呈週期性發作,可伴有噯氣、反酸、上腹燒灼感、嘔吐、納差、消瘦等,少數可有出血,也有無症狀者。本病與精神因素關係密切,情緒波動、生氣、精神壓力或恐懼癌症的緊張心理可使症狀加劇。多發於30歲以上的男性。這是其特點之一。

  五、慢性胃炎臨床診斷

  1、胃腸X線鋇餐檢查:用氣鋇雙重造影顯示胃黏膜細微結構時,萎縮性胃炎可出現胃黏膜皺襞相對平坦、減少。

  2、胃鏡和活組織檢查:胃鏡和病理活檢是診斷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1)淺表性胃炎:常以胃竇部最為明顯,多為瀰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病變處黏膜紅白相間或花斑狀,似麻疹樣改變,有時有糜爛。

  (2)糜爛性胃炎:常表現為胃黏膜多個疣狀、膨大皺襞狀或丘疹樣隆起,大小不等,以胃竇部多見,可分為持續型及消失型。因其特徵性分為隆起糜爛型胃炎和扁平糜爛型胃炎。

  (3)慢性萎縮性胃炎:病變黏膜多呈蒼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紅白相間,白區凹陷;皺襞變細或平坦,由於黏膜變薄可透見呈紫藍色的黏膜下血管;病變可瀰漫或主要在胃竇部,如伴有增生性改變者,黏膜表面顆粒狀或結節狀。

  (4)肥厚性胃炎:鏡下見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達粘膜肌層。

  (5)胃竇炎:主要病變多侷限於黏膜層,但也漫延至肌層或漿膜層。在病變部分出現水腫、炎症細胞侵潤和纖維組織增生,使區域性變厚,甚至狹窄;部分病例可有黏膜表面糜爛、腸腺上皮化發生變化。

  (6)膽汁反流性胃炎:在內鏡下可以直接觀察到膽汁反流,胃黏膜表現為瀰漫性充血,並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皺襞水腫或糜爛。

  慢性胃炎症狀無特異性,體徵很少,X線檢查一般只有助於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確診要靠胃鏡檢查及胃黏膜組織檢查。取活體標本作病理學檢查,可判斷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特別是胃部腫瘤的早期發現,直接影響著預後(請參見我的文章――瞭解胃癌,預防胃癌)。

  另外,在我國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門螺桿菌。

  六、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大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可逆轉,少部分可轉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胃炎隨年齡逐漸加重,但輕症亦可逆轉。因此,對慢性胃炎治療應及早從慢性淺表性胃炎開始,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應堅持治療。

  1、消除病因:祛除各種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進食對胃黏膜有強刺激的飲食及藥品,戒菸忌酒。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暴飲暴食。積極治療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

  2、藥物治療:疼痛發作時可用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症狀較輕者可用H2受體阻滯劑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氫氧化鋁胺等。胃酸缺乏或無酸者可給予1%稀鹽酸或胃蛋白酶合劑,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藥。胃黏膜活檢發現幽門螺桿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療。膽汁反流明顯者可用胃復安和嗎叮啉以增強胃竇部蠕動,減少膽汁反流。鋁碳酸鎂片、消膽胺、硫糖鋁可與膽汁酸結合、減輕症狀。

  3、中藥治療:慢性胃炎因以胃脘部疼痛為特點,屬於中醫胃脘痛範疇。中醫學認為引起本病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病機分為虛實兩端,實證為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虛證為胃腑失於溫煦或濡養,不榮亦痛。臨證之時,應運用四診八綱,詳加審察,根據病者的不同情況,確立恰當的治療方法(內容詳見《慢性胃炎的中醫治療》)。

  七、慢性胃炎的預防和調護

  1、保持心情舒暢:情緒與胃炎關係密切,臨床研究發現,發怒、緊張等不良的情感反應,可直接導致胃肌收縮、微小血管痙攣、胃自身保護修復機能減退、胃酸分泌亢進等變化,誘發胃腸道疾病,這與中醫肝氣犯胃的觀點一致。在臨床上,由於精神因素加重或誘發慢性胃炎者屢見不鮮,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暢對慢性胃炎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2、調節飲食:飲食不節可直接導致胃炎發生,故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調養。首先應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油膩、粘滯等難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過於粗糙、過於濃烈的香辛調料和過熱飲食。儘量不要吃泡飯、剩飯,吃飯要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以達到易於消化、減輕對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醃漬、煙燻、不新鮮的食物。每餐飲食以七分飽為宜,不宜吃得過飽。一日三餐按時定量,早吃少、午吃飽、晚吃少,晚飯不要吃得過晚。多喝水,忌服濃茶、濃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飲料。飯後靜臥半小時。吃水果要在飯後1~2小時後。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3、起居有常:中醫認為本病大多發於脾胃素虛者,脾胃既虛,正氣較弱,故患者應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背部避風寒,並保證適當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4、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嚥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5、戒菸忌酒:菸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對胃黏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菸會引起膽汁反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故應戒菸忌酒。

  6、慎用、忌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長期濫用此類藥物會使胃黏膜受到損傷,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潰瘍。

  八、幽門螺桿菌及其危害和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屬於人體內的寄生菌,當人體抵抗力減弱的時候,就成了機會性致病菌,又稱之為條件性致病菌,有人形容幽門螺桿菌“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目前,醫學界已明確幽門螺桿菌是許多常見胃腸疾病的致病因素,普通人群的幽門螺旋菌感染率可高達40%~60%。在胃體健康、胃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刻意殺滅(即服藥治療),因為過度服用抗生素,不僅會造成菌群失調,還可產生耐藥性,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免疫,達到體內菌群平衡相處。

  但是,如果患有慢性胃病,尤其是消化道潰瘍的病人,則需要服藥治療。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有:有機膠態鉍劑(如膠體果膠鉍、枸椽酸鉍鉀等),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抗菌藥(常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強力黴素、克林黴素等)。

  常用方案:奧美拉唑 (泮托拉唑或者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黴素)+甲硝唑。療程一般為二週。

  對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的,這個方案是比較容易一些,效果能夠達到80%根除。對伴有潰瘍病患的者尚可在服用上藥的基礎上加服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