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胸外科 副主任醫師 汪方清

  正常情況下,胸膜腔是不含氣的密閉的潛在性腔隙,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稱為氣胸。可自發的地發生,亦可由於疾病、外傷、手術、診斷或治療性操作不當等引起。發生氣胸後,胸膜腔內壓力升高,胸內負壓可變成正壓,壓縮肺組織,致使靜脈迴心血流受阻,產生不同的心、肺功能的障礙。
  治療的目的是消除病因,通過吸氧、胸腔穿刺抽氣、胸腔閉式引流、開胸術或經胸腔鏡手術等方法讓胸膜破口閉合,促使氣體排出及吸收,促進患側受壓縮的肺組織復張,恢復肺正常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消除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同時減少氣胸的復發。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氣體吸收速度慢,甚至不減反增的,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很大的經濟和思想負擔。總結、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患者年老、體質差,存在引起及加重氣胸的肺基礎疾病,如肺結核、肺部腫瘤、肺大泡、支氣管胸膜漏、髒層胸膜厚、支氣管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合併感染等。治療上一葉障目,只注意氣胸的存在,一味促使氣體的排出,對病因及不利因素未予重視和處理,造成胸膜的粘連、胸膜破口癒合慢,甚至形成交通性氣胸,故出現氣體吸收不理想,恢復慢。故對年老的及治療效果不佳的氣胸患者,應注意綜合評價患者的身體情況,針對病因及病情程度,並結合身體一般狀況,給予綜合治療。

  2、未根據患者氣胸型別及肺萎陷的時間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如閉合性氣胸壓縮較多時,經多次抽氣後氣體吸收、肺復張情況不理想,如不調整治療措施(如行胸腔閉式引流),勢必造成氣胸恢復慢,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臨床上對氣胸患者應詳細瞭解病史、仔細閱片,以明確型別及病情,結合患者一般情況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並要及時複查,瞭解治療的效果,如治療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並採取有效的措施。
  3、盲目追求氣體排出的量,短期內大量反覆的抽氣,期望氣體快速吸收、氣胸快速恢復(家屬要求或醫生未注意),欲速則不達。氣胸一旦發生,如果胸膜破裂口不閉合,胸腔內的氣體是不可能抽盡的,不適當的抽氣造成破裂後周圍的肺膨脹過度,反而影響了破裂的胸膜的自然修復,造成氣胸的遲遲不吸收,同時可能由於胸腔壓力解除過快,造成復張性急性肺水腫,危及生命。為防止此情況出現,應向家屬及患者交代清楚,讓其瞭解氣胸的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醫生應嚴格並靈活的掌握抽氣的注意事項,一般每次抽氣1L左右,1次不超過1200ml,肺壓縮量大或張力性氣胸時可酌情增加。抽氣速度應緩慢,每分鐘抽氣掌握在100ml左右。如出現復張性急性肺水腫,則按急性肺水腫處理。
  4、忽略氣胸以外的對症處理。患者咳嗽、咳痰、便祕等可以直接或間接增加胸腔的壓力,使胸膜破口再次破裂,造成氣體吸收慢,氣胸恢復慢,甚至反覆。故對有咳嗽、咳痰的氣胸患者,可給予祛痰、止咳及抗感染治療;對有便祕的氣胸患者,應給予含纖維素豐富食物,促進腸蠕動,防止大便乾結,必要時給予通便藥物幫助排便。

  5、患者未臥床休息、限制活動、清淡飲食及吸氧治療,尤其是年輕患者。氣胸急性期患者有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紫紺等,應絕對臥床休息並持續吸氧,待症狀緩解後,方可下床輕微活動,如散步等,避免吸菸、用力、大笑、快速改變體位、辛辣飲食等引起胸膜破裂口再次破裂。為避免此情況,醫護、醫患間應做好溝通,說明治療措施的必要性及好處,互相配合治療,加強對患者醫從性的監督,同時減少探視。
  6、醫源性操作不當。如胸腔穿刺抽氣技術欠佳或定位錯誤,扎破胸膜,造成醫源性氣胸,為避免此種情況發生,醫生要做到膽大心細,瞭解病史及查體要仔細,操作要規範。
  總之,氣胸在臨床上較為多見,相對而言治療也簡單,但做到確實有效的治療,需要醫生詳細瞭解病史、用心的分析病情,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案,同時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及配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