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傷科 主任醫師 張成順

  為什麼慢性勞損會得頸椎病?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最大限度或區域性所能忍受時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事實上,它是構成頸椎骨關節退變最為主要的因素,並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著直接關係,此種勞損主要包括:

  1、不良睡眠體位

  人的一生大約有1/3~1/4的時間在床上度過的,因此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由於休息狀態下的大腦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疲勞並導致程度不同的勞損,並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調所引起的早期症狀多是在起床後出現”頸肩痛”。

  2、日常生活習慣

  長時間的低頭玩麻將、打撲克、長時間看電視,尤其是躺在床上高枕而臥都是不良習慣,以上習慣的共同特徵是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狀態,頸後肌肉及韌帶組織超時負荷,容易引起勞損。

  3、工作姿勢不良

  涉及計算機、顯微鏡、雕刻、刺繡等工作人員的亦需長時間低頭工作。在屈頸狀態下,椎間盤壓力大大高於正常體位,這種體位易加速椎間盤的退變和頸部軟組織的勞損。

  4、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例如美式足球(可用頭頂球)、用頭頸部負重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如一旦失手造成外傷則後果更為嚴重。此外某些民間的頭頸部練功法、對頸椎已有退變者不應提倡,否則不僅可加重頸椎的退行性變,甚至可發生意外,尤以脊髓已有受壓症狀者應完全禁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