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整形美容外科 副主任醫師 盧丙侖

  1、額部除皺術:
  額部發際緣切口適於前額較高(6~7cm以上)者,切口設計沿額部發際或髮際內1~2mm,剝離範圍相對減少,缺點是切口容易顯露。額部發際內切口適於前額較低(6cm以下)者,為額部發際內5~6cm的冠狀切口,能使前額增高,切口隱蔽,但剝離範圍相對增大。
  沿切口線平行毛髮方向切開頭皮至帽狀腱膜下疏鬆組織。剝離範圍:向下達眶緣、鼻骨表面。剝離層次:骨膜淺面,以鈍性剝離為主。將頭皮瓣向下翻轉,充分顯露眉間鼻根部。在中線切開骨膜和腱膜,顯露皺眉肌和眉間降肌,小心地將它們切斷。切斷外側的皺眉肌時注意保護眶上神經血管束,後者鄰近皺眉肌止點。在眶上緣水平以上的額肌明顯處切斷帽狀腱膜和額肌,注意避開眶上神經血管束。
  留置半管引流或負壓引流,向後拉緊頭皮瓣,調整眉的高度並注意雙側的對稱性。首先定位,然後上提皮瓣,使皮瓣鬆緊適宜,切口無張力為度,切除多餘的頭皮,縫合切口。
  術後區域性加壓包紮。半管引流,術後次日拔除;負壓引流,術後48~72小時內拔除。術後7天拆線。
  2、顳部除皺術:
  顳部發際緣切口適用於眉梢與鬢角間距較大者,切口沿顳部發際或髮際內1~2mm彎向下後,術後眉梢與鬢角的間距明顯變小,切口容易顯露。顳部發際內切口適於各種型別受術者,而鬢角與眉梢間距較小者只能選此切口,為沿顳部發際內4~7cm凸向後的弧形切口,該切口隱蔽,但術後鬢角縮窄或消失。

  沿切口線平行毛根毛囊方向切開面板。剝離範圍是下述各點連線的後方:耳屏前1.7cm,外眥水平外5.1cm,眉梢水平外3.5cm,以及眉梢垂線上2.1cm,線後為面神經的安全區。剝離層次為顳淺筋膜淺面。對於魚尾紋較重者,在眼輪匝肌淺面再作精細剝離,斷開肌纖維與真皮下的連線。可在眼輪匝肌外緣作3~5針放射狀向外牽拉縫合,以舒展眼輪匝肌,提升上瞼和外眥。
  術區留置半管引流或負壓引流。首先定位縫合,在外眥水平對應處固定一針,確定外眥的高度。然後上提皮瓣,使皮瓣鬆緊適宜、切口無張力為度,切除多餘的頭皮,縫合切口。術後區域性加壓包紮。半管引流,術後次日拔除;負壓引流,術後48~72小時內拔除。術後7天拆線。
  3、頰部除皺術:
  耳屏前或耳屏後切口均可採用,但均需注意保護耳屏軟骨免受損傷。耳後切口可設計在顱耳溝的下2/3,或顱耳溝稍上方的耳郭側。
  面板剝離範圍向前至鼻脣溝,向下方至下頜緣,SMAS筋膜瓣的剝離範圍向前可至顴大肌外緣,向下至下頜下緣。沿耳前面板切口前0.5cm和顴弓下緣下0.5cm,切開SMAS層形成三角瓣。在腮腺筋膜表面即安全區內銳性剝離,儘量不剪破腮腺筋膜,以免術後併發腮腺瘻。將SMAS瓣的後上角固定在顴弓根表面的骨膜上,將耳垂下方掀起的SMAS-頸闊肌瓣拉向後上,固定在耳垂下後方的三角形緻密區,或固定在乳突區的筋膜、骨膜上。剪除SMAS頸闊肌瓣的多餘部分。

  術區留置半管引流或負壓引流。首先定位縫合,將皮瓣向後上方提緊,使皮瓣鬆緊適宜、切口無張力為度,先行固定,切除多餘面板,縫合切口。術後區域性加壓包紮。半管引流,術後次日拔除;負壓引流,術後48~72小時內拔除。術後7天拆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