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病與流行病。如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胃潰瘍、哮喘等。情志保健必須重視,不可等閒視之。
我們祖先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認識到情緒與臟腑疾病有密切關係,論述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對人體的影響。如怒為肝之志,過怒則傷肝,怒則氣上,則臨床常見頭暈頭脹、失眠等症,鬱怒傷肝,肝氣橫逆,常犯脾胃,可出現噁心嘔吐、胸悶不舒、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肝脾不調、肝胃不和等病證。心主喜,喜大傷心,喜則氣緩,突然的狂喜可致心氣渙散,血運無力而瘀滯,會出現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甚至癲狂。肺主悲憂,輕者,情緒低落,少言寡語,憂鬱寡歡,意志消沉,獨坐嘆息;重者,精神萎靡或緊張,心中煩躁,並會導致咳喘、嘔吐、食慾不振、失眠,便祕等症,甚至誘發癌症或其他疑難重症。漢代張仲景在其《金貴要略》論述的百合病、奔豚病即是情緒引起的軀體及行為失調的病症。如“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所描述的狀況與現代驚恐發作、焦慮狀態極為相似。又如“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而身形如和,其脈微微。”所描述狀況很符合焦慮患者的坐立不安,並伴隨一系列的情緒、睡眠、飲食問題,及寒熱、口苦、尿頻等軀體症狀,但“身形如和”,如此痛苦做任何檢查卻查不出器質性疾病。
由上可見我們的祖國醫學早已係統地闡述了較為完善的心身醫學理論,符合現代醫學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並且中藥在調節臟腑氣血,治療軀體疾病的同時,具有非常好的調節情緒的作用,比如我們常用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都是良好的情緒調節劑。
情緒與健康是如此密切,如何有效管理情緒更有益健康呢?首先,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親人離喪的痛苦情緒,我們應盡情地去哀傷,如果認為痛苦是負面情緒而壓制,反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其次,大多情況下,任何情緒都是一種感受與一種認知的捆綁,改變情緒背後的不良認知,不良情緒即會隨之消失。比如抑鬱的情緒,是一種不快樂的感覺,它的認知是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恐懼是一種害怕的情緒加上驚恐的事情正在發生的認知;焦慮是一種煩躁坐立不安的感覺加可怕的事情將要發生的認知。試著改變一下認知,情緒即會改變。比如您違反了單位的規章制度,不幸的是正好被領導撞見,領導隨即劈頭蓋臉責罵您一頓,您的情緒肯定是比較複雜的,抑鬱、恐懼、焦慮的情緒或許都有,您會想:我為什麼這麼倒黴?偏偏被大老闆撞見了,完了,給領導留個壞印象,以後有什麼好事肯定都輪不上我了。您若是這樣想:他不是針對我的,規章制度是針對所有人的,如果我是領導也會發火,今天可能是心情不好,才反應這麼大,以後我注意就是了。這樣想,您的情緒可能僅僅有點不高興。再次,如果您實在無法處理自己過度的情緒反應,為了防止引起進一步的身體損傷,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是明智的選擇。心理諮詢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享受,心理醫生可以幫助大家及時清理精神垃圾,讓我們活得更輕鬆、更快樂、更自信。根據需要也可以配用藥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