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黃滿玉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發生疾病,與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有關。因此,我們要預防和醫治疾病就要從這三方面來考慮。人類的癌症是一類疾病,它的發生也與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有關。精神、情緒是心理因素的具體表現。

  一、精神與情緒的好壞和癌症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

  “不節則傷髒”。“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祖國醫學認為腫瘤是由於七情鬱結,脾胃受傷等原因,以致氣血凝滯的結果。我國元代醫生朱丹溪認為乳巖(癌)是由於經常憂愁、鬱悶、憤怒等情緒不好所引起。

癌症病人中大多數人從童年起便開始經歷失去父母或親屬的悲傷。喪親的遭遇養成了他們緘默少說話的個性,成年後變得不愛交際,缺乏工作的熱情和生活的理想,經常顧影自憐,鬱鬱寡歡。他們漫長的一生,經常沉溺在無望或孤獨之中。

不好的精神、情緒,不良的心理狀態、社會刺激因素是一種強烈的促癌劑。精神與情緒不好有明顯的促癌作用。

   現在我們說一個人不健康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身體上病痛,另一方面是精神情緒上的、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長期的驚慌、恐懼、悲痛、憤怒、緊張、不滿、憂慮、家庭不和睦等。有以上情況的人,他體內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較容易生病,也較容易得癌。經研究現在已知道,長期的精神、情緒的不好,能引起內分泌的不平衡和淋巴系統的功能紊亂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

  二、從精神、情緒上如何防癌呢?

  我們要保持樂觀情緒,振作精神,善於自我安慰,自我解脫,工作有勞有逸,保持良好的同事關係,良好的群體和家庭關係,避免急燥、暴怒或鬱鬱寡歡,對預防癌症是非常有利的。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雖然他患癌後已得到妥善的治療,但是,他心中仍然非常緊張,情緒低落,對一切不感興趣,睡不好,吃不香。象這種樣子,他的免疫功能就會降低,就有利於癌症的復發或轉移。對這種情況要做解釋工作,要培養樂觀情緒。

  近十多年國內外的醫學研究,已有很大進步,許多早中期癌症病人可以治癒;即使是晚期病人,經過合理治療,一部分可能治癒,另一部分可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所以癌症病人要樹立起戰勝癌症的信心,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調動身體內的免疫功能,向癌症作鬥爭。如果精神上振作不起來,再好的治療也難充分顯出療效。精神和情緒不好可以使病情加重,樂觀的精神情緒可以促使病情好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