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整形美容外科 副主任醫師 盧丙侖

  (1)表淺性瘢痕
  面板受輕度擦傷,或由於淺Ⅱ度灼傷,或面板受表淺的感染後所形成的,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淺層。臨床表現為外表稍異於正常面板,表面粗糙或有色素變化,區域性平坦、柔軟,一般無功能障礙,隨著時間的推移,瘢痕將逐漸不明顯,因此不需要特殊處理。
  (2)增生性瘢痕
  凡損傷累及真皮深層,如深Ⅱ度以上灼傷、切割傷、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後的供皮區等,均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臨床表現為瘢痕明顯高於周圍正常面板,區域性增厚變硬。在早期因有毛細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紅色、潮紅或紫色。在此期間,癢和痛為主要症狀,甚至因為搔抓而致表面破潰。於環境溫度增高、情緒激動或食辛辣刺激食物時症狀加重。增生瘢痕往往延續數月或幾年以後,才漸漸發生退行性變化。充血減少,表面顏色變淺,瘢痕逐漸變軟、平坦,癢痛減輕以致消失,這個增生期的長短因人和病變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兒童和青壯年增生期較長,而50歲以上的老年人增生期較短;發生於血供比較豐富如顏面部的瘢痕增生期較長,而發生於血供較差如四肢末端、脛前區等部位的瘢痕增生期較短。增生性瘢痕有時雖可厚達2cm以上,但與深部組織粘連不緊,可以推動,與周圍正常面板一般有較明顯的界限。增生性瘢痕的收縮性較攣縮性瘢痕為小。因此,發生於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致引起嚴重的功能障礙,而關節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於其厚硬的夾板作用,妨礙了關節活動,可引致功能障礙。位於關節屈面的增生性瘢痕,在晚期可發生較明顯的收縮,從而產生如頜頸粘連等明顯的功能障礙。

  (3)萎縮性瘢痕
  發生於大面積Ⅲ度灼傷、長期慢性潰瘍癒合後,以及皮下組織較少部位如頭皮、脛前區等受電擊傷後的患者。一般損傷較重,累及面板全層及皮下脂肪組織。臨床表現:瘢痕堅硬、平坦或略高於面板表面,與深部組織如肌肉、肌腱、神經等緊密粘連。瘢痕區域性血液迴圈極差,呈淡紅色或白色,表皮極薄,不能耐受外力摩擦和負重,容易破潰而形成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如長期時愈時潰,晚期有發生惡變的可能,病理上多屬鱗狀上皮癌。萎縮性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縮性,可牽拉鄰近的組織、器官,而造成嚴重的功能障礙。
  (4)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實質上是面板上的一種結締組織瘤,是以具有持續性強大增生力為特點的瘢痕,其發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特點:
  全身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尤其是特異性身體素質因素,這種因素有時還表現出遺傳的特點。大部分瘢痕疙瘩通常發生在區域性損傷1年內,包括外科手術、撕裂傷、文身、灼傷、注射、動物咬傷、接種、粉刺及異物反應等。這些患者的瘢痕疙瘩常與面板損傷的輕重程度無明顯關係,甚至輕微外傷,如蚊蟲叮咬,預防接種等針刺傷都可形成瘢痕疙瘩。因為損傷很輕微,許多患者的原發病史可能被忘記。
  種族差異:據統計分析,深膚色較淺膚色人種的瘢痕疙瘩發生率高6~9倍。可能與促黑素細胞激素的異常代謝有關。

  顯著的好發部位:常見於胸骨炳、肩三角肌部、耳郭、下頜、上背部。
  病變漫長,長勢多年不衰,隨病變進展,瘢痕超出原有基底逐漸向四周正常面板浸潤擴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