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楊才德

  典型病例
  患者:杜女士,21歲,未婚。
  症狀:痛經6年餘,加重半年。
  患者自述6年多前月經初潮時即出現腹部隱痛,經期正常。於4年前因夏季過多吃冰凍西瓜出現經期異常,每月經期推後7天左右,經量明顯減少,伴有經期小腹疼痛及腰痛,平素白帶量多而清稀。於4年前行B超檢查:前位子宮,大小正常,雙側附件區無壓痛。半年前上述症狀加重,經多方中西醫調理治療,疼痛未見緩解,療效不佳。現患者每月經期腹痛、腰痛劇烈,加重半年,面色淡白,平素胃脘隱痛,飲食尚可,睡眠差、易醒,四肢冰冷,冬季尤甚。大便溏稀,小便量少,舌淡白,苔白膩,邊齒痕,脈沉細。
  診斷:原發性痛經
  治療過程
  第一次治療:
  取穴:經五針(星狀神經節、十七椎、乳突下、次髎、三陰交)。
  治療後患者自述腹部疼痛不適症狀較入院前明顯減輕。
  第二次治療:
  取穴:星狀神經節+十七椎
  治療後患者自述兩次經行期間均未出現明顯疼痛,睡眠質量提高,面部面板亦光滑。
  總結:
  通過星狀神經節埋線治療痛經,在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減少患者體內前列腺素釋放的同時,能對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有利於下丘腦神經內環境的穩定。而正常的月經週期主要依靠大腦皮層一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之間的功能協調來實現。因此,刺激星狀神經節通過阻斷疼痛傳導通路和疼痛惡性迴圈,抑制交感神經緊張,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質的產生,改善血液迴圈,增加下丘腦血流,從而維持垂體激素平衡,實現對痛經的較好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