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主治醫師 劉永芳

  慢性腎衰竭是一常見的臨床綜合徵,通常發生在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基礎上,緩慢地出現腎功能損害及進行性惡化的結果,最終將導致尿毒症。許多患者由於起病隱匿,或忽視了基礎疾病的治療,至腎衰晚期才來就診,此時雙腎功能已基本喪失,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需行透析或腎移植等替代治療,不僅醫療費用昂貴,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及予以足夠的重視對廣大慢性腎衰竭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洩器官,通過排洩代謝產物來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從而維持著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任何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的疾病均可引起腎衰,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出現高血壓、心力衰竭、貧血等各種併發症。然而,哪些疾病常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呢?據國內多家大型綜合性醫院的調查統計,在我國常見的病因依次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梗阻性腎病等。以下就這些疾病作一簡要敘述。
  1、原發性腎小球腎炎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有多種型別,其中以慢性腎小球腎炎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最為常見。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確切病因仍不明,起病隱襲,病程較長,臨床表現呈多樣化,可出現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等,並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病情時輕時重,逐漸發展為慢性腎衰。

  2、糖尿病腎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人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人數近幾年迅速增加。在糖尿病的眾多併發症中,腎臟損害是廣大醫生及患者最容易忽視的。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主要併發症之一,特別是在患糖尿病5年以上其發病率較高,表現為腎臟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功能增加,由尿中微量蛋白增多至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腎功能減退等,終至終末期腎衰竭。大多數患者待出現尿檢異常,浮腫或血肌酐明顯升高時才到腎科就診,此時已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在早期糖尿病腎病這一階段進行積極的治療,控制血糖,減少蛋白尿,降低血壓,保護腎功能,延緩腎功能惡化殊為重要。
  3、高血壓腎病
  同糖尿病一樣,高血壓病患病率自八十年代以來亦呈迅速上升趨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越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人們都知道高血壓會引起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其實持續的血壓升高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腎臟損害,早期出現夜尿增多,繼之出現蛋白尿,腎功能進行性損害,血肌酐升高,最後進入腎功能衰竭。因此,我們在嚴密監測血壓的同時,要定期行尿液常規和腎功能檢查,及早發現腎臟損害,及早進行治療。
  4、多囊腎
  多囊腎是一遺傳性疾病。大多數患者幼年時腎臟體積常保持正常大小或略大,偶可發現小囊腫,隨著年齡增長囊腫數目及其大小均增大,病程進展緩慢,大多數患者到40歲以後才出現症狀,表現為腰腹部隱痛不適,血尿,蛋白尿,血壓升高,最後進入腎衰期。

  5、梗阻性腎病
  尿路梗阻尿液排洩障礙所引起的腎損害稱為梗阻性腎病。其常見的病因為泌尿繫結石,中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肥大等。尿路梗阻持續不解除,將引起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害及腎實質破壞,最後將導致腎功能衰竭。
  以上是較為常見的引起慢性腎衰的病因,除此之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痛風等繼發腎臟損害及間質性腎炎等導致慢性腎衰竭在臨床上亦較為常見。
  及早發現腎小球腎炎,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基礎疾病,對其進行積極治療,預防腎損害的發生及保護腎功能尤為重要。中醫在防治慢性腎衰竭上有著較好的療效和優勢,通過中醫辯證,實施個體化方案,同時兼顧整體,治未病之臟腑,防止疾病的傳變,如採用健脾補腎,益氣養陰,滋補肝腎,活血化瘀,清熱養陰,祛風化溼等方法,藥用黃芪、太子參,川斷、桑寄生、桑椹子、熟地、當歸、何首烏等,有條件者可自做藥膳。儘量減少誘發或加重腎功能衰竭因素的發生,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鍊身體,起居有節,保持身心愉快,戒菸限酒,低鹽飲食,控制體重。遇有腎功能的損害,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亦不要“急病亂投醫”,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腎病專科進行規範化治療。中醫可通過健脾益腎,洩濁化瘀等多種方法及中藥保留灌腸等多種途徑改善症狀,降低肌酐和尿素氮,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