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孫立亭

  《素問·熱論》說:“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在炎熱的夏季,由於高溫、高溼、強熱輻射等原因,造成人體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等正常生理功能紊亂,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的表現:

  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水鹽代謝紊亂等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高溫、溼度大、體質虛弱、勞動強度過大、過度疲勞等都容易誘發中暑。

  中暑的症狀可輕可重,輕症中暑可出現頭昏、乏力、胸悶、心悸、噁心、多汗、面色潮紅、體溫升高等。重症中暑則可出現大量出汗、血壓下降、肌肉痙攣,甚至發生暈厥、意識障礙、昏迷等。

  中暑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1、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口渴時再飲水。

  2、注意補充鹽和礦物質。因為出汗導致鹽分的丟失,所以儘量飲用茶水、綠豆湯、糊米湯。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儘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家中未安裝空調,則可以藉助商場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洗冷水澡或者開啟空調對人體降溫更加有效。

  4、出行應儘量避開正午時段,戶外活動應選擇在陰涼處進行。外出時適當塗擦防晒劑,使用遮陽傘。

  5、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鍊。如必須進行戶外鍛鍊,則應每小時飲用2-4杯非酒精性冷飲料。運動型飲料可以幫助補充因汗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

  6、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對於這些高危人群,在高溫天氣應特別注意,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徵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