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理療科 主治醫師 張偉

  一、概述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整個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後發生,常見於女性。

  二、簡介

  由於面肌痙攣的初期症狀為眼瞼跳動,民間又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稱,所以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成為面肌痙攣,連動到嘴角,嚴重的連帶頸部。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面肌痙攣,一種是繼發性面肌痙攣,即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兩種型別可以從症狀上區分出來。原發型的面肌痙攣,在靜止狀態下也可發生,痙攣數分鐘後緩解,不受控制;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動作產生。

  三、臨床表現

  原發性面肌痙攣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充套件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後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發作。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餘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後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後,另一側再發作,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道。少數病人於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五、發病因素

  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報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屍檢時發現其面神經部位存在有“櫻桃”大小的基底動脈瘤。目前已知大約有80%~90%的HFS是由於面神經出腦幹區存在血管壓迫所致。臨床資料表明:在導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腦前下動脈(AICA)及小腦後下動脈(PICA)為主,而小腦上動脈SCA)較少見。SCA發自於基底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交界處,走行較為恆定,而PICA和AICA則相對變異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異位壓迫到面神經;另外迷路上動脈及其他變異的大動脈如椎動脈、基底動脈亦可能對面神經形成壓迫導致HFS。以往認為:HFS是由於動脈的搏動性壓迫所致,近幾年研究表明:單一靜脈血管壓迫面神經時亦可導致HFS,且上述血管可兩者同時對面神經形成壓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HFS手術的預後。

  非血管因素

  橋腦小腦角(CPA)的非血管佔位性病變,如肉芽腫、腫瘤和囊腫等因素亦可產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於:

  ①佔位導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報道了一例CPA表皮樣囊腫使AICA移位壓迫到面神經導致HFS;

  ②佔位對面神經的直接壓迫;

  ③佔位本身異常血管的影響如動靜脈畸形、腦膜瘤、動脈瘤等。

  另外,後顱窩的一些佔位性病變也可導致HFS。如罕見的中間神經的雪旺氏細胞瘤壓迫面神經導致的HFS。Hirano報道一例小腦血腫的患者其首發症狀為HFS。在年輕患者中,區域性的蛛網膜增厚可能是產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網膜囊腫偶可發生HFS。

  其他因素

  面神經的出腦幹區存在壓迫因素是HFS產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數學者在進行橋腦小腦角手術時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區域存在血管壓迫並不產生HFS。而Kuroki等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區域的面神經脫髓鞘病變,其肌電圖可表現為類似 HFS的改變。Mar-tinelli也報道了一例面神經周圍支損傷後可出現HFS。關於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的部位存在壓迫因素是否導致HFS,尚需進一步的探討。

  四、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

  中醫鍼灸

  面肌痙攣最好不要鍼灸,因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時針灸反而會加重病情,有的人當時見效,日後復發起來反而會厲害。另外服用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這些抗鎮定抗癲癇藥物只控制,而且長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賴性也比較強。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

  注射肉毒毒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痙攣,一般打一針最長能控制一年,長時間注射會產生抗藥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可麻痺面部的神經造成人為的面癱,所以當時打完面肌痙攣會控制。但長時間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面癱的症狀。

  手術治療

  1、面神經幹壓榨和分支切斷術

  在局麻下,於莖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經主幹,用血管鉗壓榨神經幹,壓榨力量應適當控制,輕則將於短期內復發,重則遺留永久性面癱。如將遠側分支找出,在電刺激下找出主要產生痙攣的責任神經支,進行選擇性切斷,效果雖較壓榨術好,但術後仍要發生輕度面癱,1~2年後亦有復發,現已很少採用。

  2、面神經減壓術

  即將面神經出顱之骨管磨開減壓,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採用。在局麻下鑿開乳突,用電鑽將面神經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縱行切開神經鞘膜,使神經纖維得以減壓。1972年Pulec認為,單純乳突內減壓範圍太小,應同時將內聽道頂部和迷路段全部磨開減壓。手術中也曾發現神經有病理改變如神經水腫、瀰漫性肥厚和神經鞘纖維性收縮等與病因相矛盾的現象,但手術後確實有些病人得到治癒。1965年Cawthorne曾報告13例手術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減壓術較複雜,尤其全段減壓術不僅難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險。所謂療效是否因手術中創傷面神所致,並非減壓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經垂直段梳理術

  Scoville(1965年)採用,將垂直段面神經骨管磨開後,用纖刀將垂直段縱行剖開1cm,並在其間隔以矽膠薄膜,其目的是切斷交叉的神經纖維,以減少異常衝動傳導,缺點是很難確切地達到既不明顯面癱又不出現痙攣的程度。

  4、微血管減壓術

  1967年,美國Jennatta教授首創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外科常用的根治HFS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全身麻醉下,採用耳後髮際內直切口,術中在顯微鏡下觀察橋小腦角區面聽神經與周圍血管的解剖關係,仔細尋找壓迫面神經的血管袢,確認責任血管(即壓迫面神經致臨床症狀的血管)後鬆解此處的蛛網膜小樑與神經、血管的粘連,確認血管與面神經根部之間充分遊離後插入合適大小的Teflon墊片。如果術中發現明確責任血管,則對可能壓迫神經的血管進行處理,實行減壓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