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產科 副主任醫師 劉美華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由於急性宮頸炎未治療或治療不當或非特異性化膿性細菌等病原體長期潛伏於宮頸黏膜所致。多見於分娩、流產或宮頸手術後,也可見於淋病奈瑟茵、沙眼衣原體等性傳播疾病急性感染之後。但上述各種病原體,特別是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可能並不引起急性感染症狀,而直接表現為慢性宮頸炎症狀。

  一、重新認識慢性宮頸炎

  長期以來,我國婦產科學界均將宮頸糜爛、宮頸內膜炎、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和宮頸腺囊腫統稱為慢性宮頸炎,並將宮頸糜爛視為慢性官頸炎中最常見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眾所周知,宮頸糜爛是指官頸表皮被破壞,表皮下間質充血、水腫,大量多核白細胞浸潤的一種急性炎症表現。

  在慢性宮頸炎時並無類似情況存在,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張冠李戴,名不符實的命名呢?這首先還得從正常官頸上皮的組織結構及其生理變異談起。宮頸上皮是由表面呈鮮紅色的宮頸管內單層柱狀上皮和宮頸陰道部表面呈桃紅色的複合鱗狀上皮、表面呈鮮紅色的化生上皮共同組成。婦女成長期宮頸由柱狀上皮向鱗狀上皮過渡,最初的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界為原始鱗柱交界。

  柱狀上皮化生後,原始鱗柱交界變成了鱗化交界,此時化生上皮與其上方的柱狀上皮交界為新鱗柱交界,原始鱗柱交界與新鱗柱交界之間的區域稱為宮頸轉化區或移行帶。但原始鱗柱交界的位置因人而異,一般有3種不同排列形式:

  (1)原始鱗柱交界位於宮頸外口或接近外口的宮頸管內,整個宮頸陰道部甚至小部分宮頸管下段均為鱗狀上皮所覆蓋,宮頸表面光滑,呈類似正常陰道黏膜的桃紅色;

  (2)原始鱗柱交界位於宮頸陰道部,圍繞宮頸外口形成1個橢圓形鮮紅色區,但表面仍光滑,此種情況最為常見;

  (3)原始鱗柱交界位於遠離宮頸外口的宮頸陰道部,幾乎大部分甚至整個宮頸陰道部均為鮮紅色的光滑柱狀上皮所覆蓋。雖然以上3種排列形式都是正常的,但初學者們卻錯誤地認為後兩種排列形式是宮頸糜爛的一種表現。

  其實早在1925年陰道鏡應用於臨床後,當發現此命名不當時,就已改稱其為“假性糜爛”,以與急性炎症時的真性糜爛相區分,但以假亂真,有悖科學常識,故其後曾改稱宮頸“外翻”(eversion)。但因宮頸外翻是指宮頸外口撕裂後,宮頸內膜增生向外隆起凸出,與糜爛有別,故也不妥。

  我國婦產科學界自最初將國外eversion譯為宮頸糜爛以來,數十年仍沿用舊名,至今未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認為國外改來改去,也找不到適當名稱,倒不如約定俗成,將錯就錯,不變為好。近兩年國外期刊及參考書又改用宮頸內膜異位(ectopia)替代宮頸糜爛。

  ectopia一詞的內涵比較符合實際情況。但若將該名詞譯成中文,則又類似於宮頸內膜異位或異位妊娠的“異位”,給人以疾病之嫌,故我國學者認為採用該譯名似也不妥。但如果將“異位”譯成“移位”或“外移”,則既體現了正常宮頸內膜變異的實際情況,又不致誤診為宮頸慢性炎症。

  在此兩種譯名中,似乎“外移”比“移位”更接近正常宮頸的真實變異,特在此提出,並籲請婦科同道們共商之。近年國外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婦女的原始宮頸鱗柱交界是隨著婦女年齡增長而逐漸緩慢上移的。婦女絕經後,無論原先屬於何種排列方式,原始鱗柱交界一般均退縮至宮頸管內,宮頸萎縮變小,宮頸陰道部完全被菲薄的數層鱗狀上皮覆蓋。

  正常宮頸陰道部可為柱狀上皮或化生上皮所覆蓋,但該處柱狀上皮也可能是誘發感染的高危因素。但究竟是先有柱狀上皮外移,促進感染,還是先有感染,誘發柱狀上皮外移,目前尚無定論。

  儘管如此,臨床上可以肯定的是,外移的單層柱狀上皮或化生上皮長期暴露在陰道內,陰道內各種菌群和可能存在的病原體易導致上皮下間質增生、水腫,從而使平坦的紅色柱狀上皮變為顆粒狀,甚至乳頭狀鮮紅色斑塊,且多伴有分泌物增多或性交不適,腰、腹痠痛等症狀。此時,原為正常的宮頸方可診斷為慢性宮頸炎或稱宮頸內膜外移伴感染。

  臨床還可根據內膜外移的範圍分為I、Ⅱ、Ⅲ度,根據炎症的程度分為顆粒型和乳頭型。故臨床診斷時,可用下列形式表達:官頸炎I(Ⅱ、Ⅲ)度顆粒型或I(Ⅱ、Ⅲ)度乳頭型。除上述宮頸內膜外移伴感染外,慢性宮頸炎的其他臨床型別表現也各不相同。官頸管內膜炎主要表現為宮頸口黏膜紅腫,有膿樣分泌物附著,宮頸口黏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形成帶蒂息肉,出現分泌物中帶血或接觸性出血;

  宮頸腺囊腫是由於宮頸陰道部柱狀上皮向鱗狀上皮化生過程中,前者的腺體開口被後者阻塞,分泌的黏液不能排出所致,其存在表示該處曾經是宮頸陰道部轉化區,現已完全鱗狀上皮化癒合,腺囊腫一般不會再增大;官頸肥大則是長期慢性炎症導致黏膜下間質過度增生和可能有間質深部腺囊腫瀦留的結果。正是由於慢性宮頸炎的臨床型別表現各不相同,故臨床上一般很少籠統地診斷慢性宮頸炎,而是直接確診其臨床型別。

  還應該特別指出的是,由於宮頸陰道部長期與陰道內多種細菌接觸,間質中大多有淋巴細胞浸潤,故從組織病理學角度認為,95% 以上的正常宮頸均可診斷為慢性宮頸炎。由於臨床診斷的慢性宮頸炎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的慢性宮頸炎含義完全不同,故應加以區分。為了避免將兩者混淆,今後也可考慮臨床上不再使用慢性宮頸炎的名稱而直接用其臨床型別診斷。

  二、慢性官頸炎的治療

  有人認為宮頸內膜外移(以往稱為宮頸糜爛)是宮頸癌的前期,因而導致不必要的藥物,特別是物理治療。實際上,內膜外移並未增加宮頸癌的發病率,而只是肉眼觀察時,早期宮頸癌與宮頸內膜外移難以區分而已。另外,在醫療條件欠發達的地區,又常將官頸早期浸潤癌誤認為是慢性宮頸炎而進行物理治療,從而導致癌組織經血流擴散,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為了避免上述過度治療和盲目診治的兩種錯誤傾向,定期以及在對宮頸進行物理治療前常規行宮頸塗片檢查是不可或缺的。臨床上應根據慢性宮頸炎的不同表現,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官頸管內膜炎者,應首先取宮頸管的分泌物作塗片檢查和相關培養,淋病奈瑟菌陽性時,可口服頭孢託侖匹脂或左氧氟沙星,靜脈注射頭孢菌素類藥物也可。

  衣原體陽性時應口服阿奇黴素或多西環素,區域性藥物治療是無效的,有宮頸管息肉者應將切除後的息肉送病理學檢查,殘端根部行電燒灼,可止血並可防止復發。宮頸腺囊腫和宮頸肥大多無臨床症狀,且絕經後隨宮頸萎縮變小,囊腫消失,故除腺囊腫過大或出現下腹和腰骶部疼痛等不適外,一般不需治療。

  宮頸管內膜外移是一種生理現象,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移的內膜逐漸鱗狀上皮化,絕經後鱗柱交界均退縮至宮頸管內,故當患者無分泌物增多或接觸性出血等症狀時,一般定期隨訪即可,無需治療。外移的柱狀上皮或化生上皮合併感染是較常見的,此時宮頸陰道部黏膜呈顆粒狀或乳頭狀,表面有大量乳白色黏稠分泌物甚至淡黃色膿性分泌物積聚,有些婦女還可能因分泌物阻礙精子進入官腔而導致不孕。

  在上述情況下,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十分必要。以往我國曾長期採用腐蝕劑如重鉻酸鉀、硝酸銀等區域性塗擦進行治療,因療效不佳,現早已棄用。目前,全國各地宣傳推廣的各種區域性消炎殺菌栓劑,其療效也並不理想,很難達到促進宮頸單層柱狀上皮轉化為鱗狀上皮的治療目的。迄今為止,物理療法仍是當前最有效的治療宮頸炎的措施。

  其原理是採用物理方法破壞宮頸陰道部的單層柱狀上皮和化生上皮,待其壞死脫落後,逐漸被新生的鱗狀上皮所覆蓋,治療後被破壞的創面有大量血性分泌物溢位,甚至有活動性出血,約需4―8周方能癒合。目前,臨床常用的物理治療有電熨、鐳射、冷凍、微波、紅外線治療以及宮頸環形電切術等。在上述各種治療方法中,我國多年採用的是電熨、鐳射和微波治療,國外有關冷凍治療的報道較多。

  上述各種療法對慢性宮頸炎的治癒率均在90%左右。宮頸環形電切術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新技術。其操作簡單,花費低廉,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疼痛極輕,術後出血少等優點。除治療慢性宮頸炎外,宮頸環形電切術還是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和宮頸早期浸潤癌的主要手段,其切除標本可供病理學檢查,因而受到醫師和患者的歡迎。

  聚焦超聲治療慢性宮頸炎是繼宮頸環形電切術後的又一新療法,與傳統的物理治療方法不同,它是利用聚焦超聲良好的組織穿透性和定位性,將聲波聚焦在宮頸病變深部,而不是直接破壞表面黏膜層,通過超聲波在焦點處產生的熱效應、空化效應和機械效應,破壞深部病變組織後,由深及淺,促進健康組織的再生和表皮的重建。

  雖然,聚焦超聲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與其他物理療法相同,但因其輻照部位無急性組織壞死和結痂、脫落現象,故具有術後排液和出血少、區域性感染機會少、恢復較快的優點。但聚焦超聲用於治療宮頸不典型增生的療效,需進一步研究的證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