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葉斌

  什麼叫腦梗塞?是指腦血管狹窄或閉塞,導致腦血流阻斷而使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和軟化,致使腦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相關症狀,如腦組織缺血缺氧、腦血栓形成等。它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威脅生命,影響勞動力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常見的腦梗塞症型包括:血栓性腦梗塞、栓塞性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和多發性腦梗塞。通常表現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偏癱等症,易發腦梗塞的多為中老年人。

  1、腦血栓(血栓性腦梗塞)

  又名腦血栓形成,屬於腦梗塞的一種。是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內腔逐漸狹窄乃至完全閉塞所引起的疾病。由於腦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使區域性腦組織供血不足,進一步軟化、壞死。根據腦內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狀亦不同。腦血栓是中風發病率最高的,佔全部中風病例的半數以上,多發生在55-65歲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於女性。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初期可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等表現,2-3日內可出現半側肢體失靈、失語、意識障礙、昏迷等情況,嚴重者造成死亡。腦血栓與腦出血的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極易混淆,但治療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後者需凝血。腦血栓預後比腦出血要好,但一部分病人也會留有偏癱等後遺症。

  2、腦栓塞(栓塞性腦梗塞)

  腦栓塞與腦血栓的差異很大。它的原發病不在腦內,而是身體其他部位(多為心臟與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進入血管後,流入腦動脈血管,堵塞了管腔,從而發生腦栓塞,使腦組織局部發生缺血、軟化,引起與腦血栓形成的相同後果。什麼是“栓子”呢?有血凝塊、脂肪、空氣、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等。腦栓塞發病率也很高,發病年齡以20-40歲的中青年為多。它起病急,多無先兆,症狀和腦血栓形成相似,有頭痛、嘔吐、意識不清、偏癱等症狀。病人如有風溼性心臟病、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疾病史,患腦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

  3、腦腔梗(腔隙性腦梗塞)

  腔隙性腦梗塞是腦梗塞的一種特殊型別,是在高血壓、動脈梗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為多見。臨床上患者多無明顯症狀,約有3/4的患者無病灶性神經損害症狀,或僅有輕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輕度頭痛頭昏、眩暈、反應遲鈍等症狀。該病的診斷主要為CT或MRI檢查。而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塞,可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最後導致腦血管性痴呆。

  防治腔隙性腦梗塞應採取以下措施:

  1、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2、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應進行降脂治療;

  4、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臟供血,防治冠心病;

  6、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7、大複方道地取材,具有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降脂抗凝功效的現代中藥,對腔隙性腦梗塞發病誘因有綜合的防治作用,堅持服用在改善症狀的同時,能防止復發。

  4、多發性腦梗塞

  多發性腦梗塞是指腦內有多個缺血性軟化梗塞灶而言,又稱為多發性腦軟化。除常見的癱瘓、感覺與語言障礙外,還可能出現痴呆。醫生們就將這種痴呆稱為多梗塞性痴呆(即動脈硬化性痴呆)。多發性腦梗塞好發於50-60歲的男性,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是主要病因。本病的病灶越多,痴呆的發生率越高,雙側梗塞較單側容易發生痴呆。所以,應該積極預防腦梗塞的復發。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俗稱小中風

  不少腦梗塞發病前短時間內出現過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症狀,伴有突然說話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於上述症狀常在數分鐘內消失,頭部CT檢查正常而不易引起重視。其實,這是微小腦血栓引起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醫學上稱為小中風。約有一半小中風病人在5年內會發生偏癱,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防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病理基礎也是在腦血管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的,只不過病變程度輕一些,腦組織缺血時間短暫而已。它多發生在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病史的老年人身上,小中風的表現與中風先兆症狀相同,主要表現是手中物品突然落地、偏癱、偏看、偏身感覺障礙、單眼視力障礙、頭痛眩暈、耳鳴及吞嚥困難、語言不利等。小中風與中風先兆的區別在於:症狀很快消失,持續數分鐘至1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小中風一般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如果檢查小中風病人的腦組織,會發現沒有腦細胞死亡。小中風過後,病人的腦細胞應該完全正常。如果超過24小時,病人就會出現腦細胞死亡,這時就是腦梗塞了。小中風的防治藥物應是抗血小板聚集類西藥和降脂抗凝類中藥的合理並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